方才打著回國支援的旗號,回國來坐享其成,享受各種美譽、職稱。
可嘆,可悲,少小離家耄耋回,鄉人無改鬢毛衰,周身何止生反骨,尚有齷齪藏心中。
“想我東海錦鯉龍一族,卻是全靠族長一人支撐,若是族長不再眷顧,我東海錦鯉龍卻是難以立足天地間!”黃靖雖然短短百年不在,四海之事,由長老們輔助黃青雲定斷,但這些長老依舊覺得艱辛無比,哪有黃靖在時一般好。
黃青雲和孫悟空本是遵命閉關,但黃靖一番作法亂了天機後,卻是將二人放了出來,雖然兩人因為潛去地球,失蹤了很大一段時間。但光是地仙界便是億萬萬里之大,尋常兩人行蹤,誰又會關注呢。
黃靖道:“嗯,此事我已知曉,長老放心便是。你去喚青雲來見我!”
“是,族長!”
黃靖為四海之龍王,卻是已被尊為龍皇,但族人依舊喜歡稱他族長,簡單的才是最好的。
不時,黃青雲便興沖沖地走了進來,父親一去百年,憂於政事的他,卻是應付起來有些捉襟見肘,此時見黃靖老父回來了,頓時覺著找到了主心骨一般。
“父王,你可算回來了!”
黃青雲身穿八爪金龍袍,坐在下首,望著自己略顯老態的父親,雖然知道仙人容顏不過是隨心淡然,卻依舊有些傷感,不是為別的,只因為自己遠遠不及老父親穩重。
“青雲。我平常教育你多少次了?”黃靖一聽,立馬繃起了臉,道:“你是我黃靖的兒子,也是唯一的親生兒子。不論何時何地,你當喚我為爹爹。父王一稱,卻是太過生疏,哪裡有當年老師之道?你若閒來無事,自去密室將混沌篇中篇給我熟讀百遍!”
黃青雲聞言,卻是急忙起身,跪伏在地,說道:“爹爹,切勿動怒,孩兒之過,孩兒之過!”
黃靖聞言,卻是怒氣漸去,微微點頭,示意黃青雲坐下,說道:“青雲啊,老師一脈,本是開天之前,混沌中之青蓮道。當年為父有幸得了老師賞識,方有跪聽大道千萬年之機遇,那是何等榮耀。在為父看來,天地之間,不過兩種道果,一為鴻鈞天道,二為混沌青蓮道。鴻鈞之道,素喜無為,敬天地,聽天命,以因果氣數論勢論道,這也是為何當年諸位聖人,盡皆不顧門人弟子生死,也要在那捨得之間,來搶那天地氣運。青蓮之道,卻是得自混沌,由老師親傳,此道講究有情,非是標榜有情,而是天地至情。修道既修心,若非無心無情,成就雖然容易,卻也終究有限。”
黃青雲一臉疑惑地沉思著,他也不知今天這爹爹為何要給自己說這些東西,以他的修為來講,很多東西,似乎具有不可顛覆性。
“爹爹,孩兒有一事不明!爹爹歷來便將老師之有情青蓮道,看之甚高。可是,洪荒當年鴻鈞道祖以鴻鈞之道教化門下弟子,卻是讓門下弟子連帶祖師在內,七人成就混元大羅金仙果位。而師祖當年也是以道祖弟子身份成就聖人位,爹爹為何將天下之道分作兩類,卻不提那西方佛門之道。”
黃青雲似乎怕自己爹爹怪責自己,急忙補充道:“孩兒並無低看自家道法之意,只是多有不明,還望爹爹指點。”
“呵呵,青雲啊,你還是修為不足,難知天時。”黃靖倒是沒有生氣,繼續說道:
“鴻鈞道祖開講鴻鈞造化大道,老師去聽,自然是取其長,補己之短,何況天下之道,本為一體。鴻鈞之道崇尚無為,乃是天道,老師之道,尊崇有情至性,乃應屬大道之路。當年鴻鈞道祖能讓門人弟子成聖,不過是順應天數,行那順天之勢,所謂順天者逸,逆天者勞。鴻鈞道祖成人之美,倒也成全了自己,最終藉助教化聖人,立那聖人果位的因果功德,合身天道,成就鴻鈞。”
“而老師之道,取長補短之後,更合大道精義,為父雖然只有準聖境界,但這青蓮大道之精妙,卻依舊連億萬分之一都不曾學得。老師所學之深,青蓮大道之妙,之玄,當在那鴻鈞之道上。”
黃青雲又道:“兒聞道祖有言:大道三千,條條皆可證道。為何父親又有高下之分?”
“你這笨犢子。當年鴻鈞道祖此話,是說給誰聽的?此話你是在那混沌篇中看到的吧?當年此話不過是老師問及鴻鈞之言,鴻鈞道祖答話,自然也是對應這些註定成聖之人。哪裡有別人機會!”
真是一言點醒夢中人,黃青雲此時才明白,別說學道了,就是這周成祖師蒐集整理的道卷,他也沒看懂。
黃靖道:“青雲。天地大劫在即,諸多人皆是難逃厄運。我今日與你講這些密事,不過是希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