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多少,就要看每個人的造化了。
即便同樣是上林苑的真傳弟子,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深厚的仙文基礎。
春秋老仙乃是仙文大宗師,但他門下弟子並非如此。他的四位夫人和幾位弟子之所以能進階仙帝,很大程度上是他用仙音彌補了仙基,然後又幫她們找來鴻蒙之氣,吞服之後才進階仙帝的。
換句話說,那些個仙帝的實力雖然強行提升上去了,但是根基並不是特別紮實,所以她們一直深入淺出,留在上林苑研究大道。
這些人的子女和新收的弟子也同樣面臨這些問題,他們的仙文基礎有強有弱,有的掌握了兩萬仙文,有的才掌握三五千仙文。
秋嬋掌握了四萬多仙文,已經算是佼佼者了。
老實說,即便是她師傅白娘子,也未必掌握這麼多仙文,但是白娘子乃是十四階仙帝,她領悟的三千水系大道,不管是深度還是廣度,都不是秋嬋所能比擬的。
仙文乃是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演化出來的大道,才是修仙的核心。
研究大道有兩種方式。一種自下而上,先提升實力,一次次演習水系神通,從中領悟大道;另一種自上而下,先學習仙文,建立仙文模型,然後實踐,揣摩大道。
絕大多數的修真人,走的都是前一條道路。只有出身仙文閣的修士,才會走第二條路。
桑子明打小被爺爺送入學宮,自然選擇了第二種方式。
春秋老仙講完課就走了,留下眾人在那裡議論紛紛。
比如說一個“氽”字仙文,到底有多少筆畫,怎麼構建仙文模型,究竟有什麼含義,就讓這些人爭論不休。
什麼是“氽”啊?人在水上漂叫“氽”(tun),人在水下曰溺。
仙文跟普通的文字不一樣,普通的文字簡單的三五筆,複雜十來筆就完了,但是仙文起源於大道雷文,寫起來很複雜,不同的人寫出來也不一樣。
比如說“氽”字,秋嬋能寫兩百筆,桑子明能寫四百筆,而春秋老仙寫出來,卻有數千筆!功力越高,對大道理解越深,寫出來的仙文越複雜!構成仙符威力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