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6部分

呢!只希望葉釗能恪守承諾,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守口如瓶,不要胡亂說話才好。”

事已至此,桑子明也沒有辦法,想要挽救,已經來不及了,如果現在去找葉釗,再一次送上厚禮,那就成了畫蛇添足,反而給了對方把柄。

好在到目前為止,沒有人能知道石碑的秘密,知道的人只有蓮香和秋嬋,還有白飛兒知道一半,這三人都在桑宅待著呢。

外面的那些人,只知道石碑堅硬,可以拿來做法寶用,卻不知道里面有春秋老仙的傳承。如果知道其中的奧秘,這些人不瘋了才怪!

桑子明心想;“我家還有爺爺留下的儒家經文呢,那些經文都未在黃昏界出現過,如果我被葉釗供出來,再被幾位地仙催逼,或許我可以拿那些經文去抵賬!”

隨即他轉念又想:“不要怕,我還有兩具分身呢。實在不行,我丟擲一具分身,被他們囚禁起來,也沒啥了不起的。大不了,我可以金蟬脫殼,假死求生!”

分身原本沒有魂魄,也沒有神識,他必須將放已個元嬰進去,分身才會動/會跳,變成活人一樣,若是將元嬰抽出來,那就是活死人。

只不過,採用金蓮鑄造的肉身,比普通人的身體堅凝得多,即便不吃不喝,上百年也不會壞,這似乎有點兒奇怪,但是世上有些高明的煉體修士,也能做到這種地步。

第336章 文質彬彬

桑子明沒敢跟蓮香和秋嬋說,一個人擔心了好幾天。

然而沒過多久,他就不擔心了。

為什麼呢?因為他走在後花園,忽然發現自己最早領悟的那塊石碑,已經有了一絲將要恢復的跡象!

當他領悟了石碑之後,其中最明顯的變化是,石碑右上角的秦字會變得模糊不清。而對於其餘大片的碑文來說,原本就顯得雜亂無章,即便有變化,一般人也看不出來,只有每天鑽研石碑的人,才會察覺其中的細微差別。

既然石碑還能慢慢恢復,這說明春秋老仙有將功法弘揚天下的意思,並不是單純為了桑子明一個人打造的石碑!也不是為他一個人將石碑打入黃昏界。

春秋老仙在黃昏界留下傳承,但卻設定了一個門檻,需要有人學會三萬仙文,然後才能領悟石碑。

可是,這道門檻太高了!

普通的修士不可能掌握這麼多仙文!

比如說妖修,連普通的文字都沒整明白,更別提極為複雜的仙文了。

比如說霍華生那樣的仙修,能認識兩三千仙文,都算很了不起了。

再比如當年的炎炎真君,根據桑子明的側面瞭解,炎炎掌握的仙文,還不到一千個呢,所以桑子明不太喜歡這傢伙,覺得他粗俗不通文理,而炎炎也同樣不喜歡他,說出道不同不相為謀的話。

一般來說,只有仙文館裡極少數的天才人物,經過上萬年的鑽研,或者像桑子明一樣,連續不斷的拿悟道仙茶,專心致志的研究仙文,才能完成這種突破。

而一旦掌握了三萬仙文,就不能算是野蠻人了。

文氣跟著學問一起增長,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而後君子。這是孔夫子在《論語》中說過的話。

再拿炎炎來做例子,他是地仙轉世,肚子裡有貨,功力也很高,但不愛讀書,不學習仙文,這就是“質勝文則野”。所謂俠以武犯禁,往往都是這樣。

當然也有反面的例子,有些人過於注重外表,一眼看上去,謙遜有禮,風流倜儻,其實道貌岸然,乃是衣冠禽獸。歸根結底,那都是半瓶醋,沒有學到家。

真正有學問的人,文質相符,虛懷若谷,文質彬彬,方為君子。

不過,要想掌握大量的仙文,光有頭腦和毅力也不夠,還需要有仙文的傳承。

神醫桑長給桑子明留下三片玉簡,總共六萬個仙文。

如果沒有這些玉簡,他也學不會這麼多仙文。

桑子明曾去過翰林仙院的書庫裡,找到一套《仙文大全》,裡面有一萬八千仙文。他還找到一卷《絕世仙文大字典》,裡面收錄了五千個稀缺仙文,受到眾多學子的推崇。另外有一本《殘缺仙文拾遺》,收錄了三千個仙文。據說,這就是本地全部的仙文傳承了。

他甚至懷疑,整個黃昏界,所有的仙文加起來,都未必會有三萬個之多!

要不然,為什麼鄭玄、董仲舒和楊雄都只能面對石碑乾瞪眼呢?

要不然,為什麼整個大明國的會試,只要求學子們掌握三千六百個仙文?而不是一萬個仙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