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導他全真劍法。
全真劍法有七劍七式,共七七四十九式。這套劍法乃王重陽在戰陣中所悟,後來入道後加入道家理解,不再如開始一般殺氣騰騰,反而頗有道家含蓄養生之意。只是,如果你親自領悟的話就會發現,這套劍法在無形中蘊含殺意,絕對是一流的劍法。
以林恆自己的認知,這套劍法完全不在他學的五嶽劍法之下,即便相比無量劍法,那也是不差的。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側重點了。
重陽宮外,十幾人一起演練全真劍法,氣勢恢宏,頗有點氣勢。只是,很快大家都三五成群的散了,該勞作的勞作,該讀書的讀書,只有不多的三四人會留在那裡,向全真七子請教劍法。
林恆並沒有留下,他獨自一人去了後山藏經閣,閱覽道經。
對於道經,他真的沒有太深的認識,你就說道德經吧,這個大家都知道,可懂得又有幾人。林恆也是看不懂,不過如今他不得不學啊,所以他只能一字一句的研讀,不懂的地方就去問,懂得地方也拿去和師父討論,看自己是否理解錯誤。
他這種一句三問的方式雖然讓人煩不勝煩,可卻頗顯好學之風,讓馬鈺很是歡喜。也正是如此,馬鈺不僅不生氣,還特意每天抽出一段時間,指導林恆,而林恆也因此進步飛快。此時的他,就如一個貪婪的海綿一般,永無止盡的吸收著道家知識。
看的越多,林恆的認知就越加深刻,慢慢的,他也總結出了自己的東西,也是他認為最核心的東西,也就是什麼是道。
道,是什麼?
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是人人不同了,因為誰都有自己的理解。別的不說,就是王重陽和周伯通這對師兄弟吧。從武功上來說,周伯通的道,在於空、柔,代表就是他創造的空明拳。你想想,若是周伯通沒有自己很深的理解,怎麼可能創出空明拳?
王重陽呢?這不太好說,但以林恆來看,他認為道的核心應該是“始”,也就是開始、源頭的意思。這一點,先天功應該可以說明一些。林恆沒有看過先天功,也不理解,但從它的名字你可以知道,這套功法應該在於“先天”二字。
何謂先天?以人來說,就是你在你母親肚子裡的時候,就為先天。
王重陽把武功的名字命為先天功,應該就是希望修煉到那種返本還原的境界,也就是人開始的時候。
當然,林恆對王重陽的看法也許是片面的,畢竟他對這個人並不是很瞭解,但這不妨礙他整理出自己對道的理解。用現在的話來說,道其實就是規則。生老病死是道,花開花謝是道,打雷下雨也是道……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歸於道,也就是規則。但同時,天地初生也是道。
所以在林恆看來,道如海,可容一切,可為一切。
他這個看法很大,大到讓他也無法仔細敘說,因為他的這個說法,等於沒說。你想想,對武者來說,應該走出自己的道,而他這個看法呢,就是一個模糊的看法,是誰都會說的。可說有什麼用,你得總結出一條詳細的路來。
一開始,林恆拿這些和馬鈺去探討,被他說了一頓,林恆一想,也覺得不對,可後來,他想到了天龍中的北冥神功,那套功法,不就是自己道的體現嗎?
一想到這個,林恆收起了放棄的心思,再次全身心的學習研究。他總結在這裡學到的道經、知識,回想前世的各種說法。慢慢的,他總結出了一條思想。
混沌分陰陽,陰陽衍五行,五行化天地。這就是林恆的總結,說白了就是道德經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以前,林恆看這句話的時候根本就無法理解,可現在,他有點懂了。當然,這個懂並不是什麼神話內容,而是結合了自己的內功所總結的東西。
你看,人體可以為天地,丹田氣海亦可為天地。人體天地血脈可為萬物,萬物歸一成內力,匯聚氣海之中,如此氣海的一就有了。其後,以一連通人體天地,打通萬物,使得人體萬物成為丹田萬物。如此,就順應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道理。
當然,這應該是正常的理解,也就是大部分人的理解,但是透過北冥神功,林恆還想到了一種理解,那就是反推,也就是萬物成三,三合二,二歸一的思想。
你想,北冥神功是不是如此?他吸取內力,內力由外而來,通經脈,入丹田。這不是萬物返一的過程嗎?
而且在林恆看來,北冥神功也不是如此簡單。如果只是吸納,那就是吸星大法了,可是它還有北冥真氣。這是一種可容納各種真氣的真氣,比易筋經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