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九,除夕,瑞雪飄飄。
司馬無力一大早便帶領一家老小祭祖祭天,司馬府裡上上下下張燈結綵,親賀新春,喜氣洋洋。
當夜,闔家團圓,一家人圍坐一起,吃團圓飯,一同守夜。
司馬空也帶了司馬綿過去。
司馬無力見到司馬綿,不喜不厭,不親不熱。不過,司馬無力的髮妻,司馬空的母親孟氏,卻十分歡喜。她把司馬綿拉倒自己身邊,讓她靠自己坐下用飯。
司馬府一家人嘻嘻哈哈的吃飯,過年。
司馬空的母親也是連連為司馬綿夾菜。
這一次,又讓司馬綿找到了家的感覺。
更讓司馬綿找到了家的感覺。
司馬綿環顧整張桌子,司馬無力是整個家族的長者,他的兒孫輪流向他敬酒,祝賀。他也是笑呵呵的飲酒。他的小孫子,司馬空的兒子司馬雷坐在司馬無力身邊的小凳子上,古靈精怪,乖張無常,說個笑話便能逗得一家老小哈哈樂個不停。
記得當時,司馬綿知道自己又被人起了一個名字時,嘴上雖是不說,但心裡卻是一千個一萬個的不願。
自己哪裡又讓人起了一個名字呢?難道天地間就真的沒有屬於自己的東西嗎?連名字也要讓人改來改去!
但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她見到這一家人是如此的其樂融融,如此的幸福美滿,確也真心想像他們一樣,有個家可以安身,有些親人可以陪伴。
孟氏又向她夾菜,這一次夾了一個四喜丸子到她碗裡。孟氏和藹可親的說道:“來!孩子多吃些。”
抽走筷子時,筷子尖打在碗沿上,“鐺”的一聲清脆聲響。
這聲響在司馬綿耳邊迴盪,一股暖流由她的心口窩流到泥丸宮,由泥丸宮又流到湧泉穴,真個是寒冬臘月,暖了心肺周身。
孟氏拉拉司馬綿的手,道:“孩子,怎麼不吃,有心事?”
司馬綿道:“沒有。”
孟氏道:“有心事說一說也無妨,不要怕羞,來,再吃一個四喜丸子。”
司馬雷撒嬌道:“奶奶,奶奶,我也要,我也要!”
孟氏呵呵笑著給司馬雷夾菜,道:“好好好!我大孫子也愛吃,也愛吃。”
司馬雷道:“奶奶,四喜丸子為啥叫四喜丸子啊?都有那四喜?”
司馬無力道:“乖孫子,這四喜就是福、祿、壽、喜四喜呀!”
司馬雷給司馬無力夾了一個四喜丸子,道:“祝爺爺福、祿、壽、喜,四喜臨門!”
這一下可是樂的司馬無力合不攏嘴,哈哈大笑,直誇司馬雷這個小孫子。
司馬雷又給孟氏也夾了一個,引的司馬空也是十分高興。
司馬綿聽在旁的眾人大笑,心裡也漸漸高興起來。福、祿、壽、喜,這四樣,前三樣她都不願想。她只聽到這“喜”字高興。她本也不是有福之人,祿、壽二字更不知由何談起,她只願高高興興,歡歡喜喜。
她夾起碗裡的丸子,一口吃下,怯怯的也為孟氏夾了一個。
這司馬府除夕夜一家人歡樂,長安城中更是風火通明,老者同賈羽,賈仇花兒的年過的也是不錯。
花兒還把金彌叫來,暫且算作一家人,也有五口之多了。
賈羽向老者敬酒,老者飲下,花兒也跟著敬了一杯,老者飲下,道:“孫兒,也給你師傅敬酒。”
賈羽道:“哪裡?徒兒,先給你爺爺敬酒。”
賈仇舉杯,道:“爺爺,適逢佳節,孫兒敬您一杯酒,祝您老人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萬事如意!”
老者哈哈大笑道:“好好好!我這孫兒不聽我的,卻要聽師傅的啊?”
老者一口飲下,道:“我這孫兒還會說話,看來懂了不少東西。是賈羽教的好。師傅的話,該聽,得聽,聽的對!”
花兒斟滿杯中酒,賈仇又舉杯,道:“師傅,您老人家帶我闖蕩江湖,多有辛勞,徒兒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您的恩德,徒兒一世難報。徒兒敬您一杯酒,祝願師傅身體安康,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賈羽大叫道:“好!”
一口飲下杯中酒。
老者道:“不對,不對。小澤子,你說,這些話是誰教你說的?你的嘴笨,我可是知道。”
賈仇道:“是花兒教我的。”
花兒道:“小澤子嘴笨是嘴笨,可心是真心。這話是我教的,可情意是他真心誠意的。”
老者跟賈羽聞聲,相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