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一路他走的很悠閒,在自己親自推進的快節奏生活之後難得的過了一次信馬由韁的生活,這種愜意持續沒多久就宣告一個段落了。
他們來到了大漢和匈奴接壤處的一個貿易區,劉嶽很清楚的記得這個貿易區原來是屬於三權分制的,也就是大漢,於單部,還有伊稚斜部共同控制的,但是現在這個地方的控制者變成了大漢和伊稚斜部落。
對此,劉嶽很詫異,這貿易區說白了就是大漢和匈奴之間的重要貿易中轉站,是大漢對匈奴的供血裝置,控制這裡就能獲得更多的優勢資源,原來貿易區只是生產一些生活生產用品,但是現在就連兵器還有奴隸都有,雖然有些東西是禁止的,但是商人逐利,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事實。
當然劉嶽也並不會去改變它,畢竟自己的各種優良裝備都要藉著這裡進行推廣,到時候這裡也可以像雍州城那樣成為一個視窗。
在這裡轉悠了很久之後,劉嶽終於明白為什麼這裡變成了兩方勢力首先是因為於單希望開闢新的貿易場所,沒有獲得劉徹的允許,而伊稚斜則是希望在這裡興建機場,這一來一去,伊稚斜玩弄手段迎合劉徹,最終將於單趕出了這個區域。
這一次衛青在實戰當中積累了相當多的戰鬥經驗,這是一件非常值得欣慰的事情,接下來的時間當中方羽對他放開了限制,並且給了他一些空中的兵種。
自從控制了港口之後,方羽就在港口的背面尋找了一處非常平坦的地方修築了機場,這個機場修建的跟特別研究部門和長安的那個機場一樣,是非常大型的那種,這是劉嶽按照未來為藍圖設計的,並且留足了升級空間。
等到再一次回到咸陽,特別研究部門應該已經將那種小型的載客運輸機給發展出來了,那個時候就可以進行長航線的嘗試了,當然,這種距離和這種機型,目前劉嶽還是抱觀望態度的,畢竟太過驚心了。
現在這處機場已經有部分可以使用了,所以幫助衛青進行空中任務的飛行隊是從這裡出發的。
經過這一次戰鬥之後,這個地方再也組織不起像樣的反抗,隨著百姓對大漢的認同加深,隨著大漢對這裡兵役控制的完善,那些人最終會變成無根的浮萍,徹底消失在歷史的長河當中。
所以現在動用優勢兵力去對抗他們,實際上只是練兵的因素要多一點的,衛青已經成長了很多,是時候將他留在這裡主持局面了,而劉嶽和劉璇離家久了,也想著要回去了。
不過這一次匈奴參與到大漢的平叛之戰當中,劉嶽覺得是應該問上一問的,所以劉嶽決定向劉徹奏明情況之後,就和劉璇一起北歸,然後在黃河進入上游時段的時候去一趟草原,去問問自己的那位老友是不是連自己的國家都管理不好了。
劉嶽想要收到劉徹的回覆,就必須要停在擁有機場的地方附近,否則,很有可能錯過這種高效的航空信件,所以他選擇了在膠東國停留幾日。
兩天後,劉徹的信件到來,是一封封在漆函當中的國書,上面的內容劉徹沒有透『露』,但是給劉嶽的信中用詞十分的嚴厲,直說這是匈奴背叛盟約的象徵,如果他們想要掀起戰事,大漢一定會奉陪到底的。
對於這樣狂妄的帝王,劉嶽只能是笑笑,畢竟戰爭不是一件可以輕言開啟的事情,藉著這封信,劉嶽不難猜出那封國書之中肯定是挑釁之言頗多,是一個年輕人滿腹的牢『騷』,同時也是一個大國霸主的橫加指責。
不過,劉徹說的很清楚,讓他原封將這國書交給匈奴的當權者,他雖然並沒有說是誰,但是劉嶽很明白他想給誰看,無非就是為了給那個於單看,同樣的也年輕氣盛,說不定最後就忍不下這口氣,跟大漢翻臉了呢。
實際上,劉嶽雖然是不贊成漢匈翻臉,但是卻也不能否認,經過這兩三年的全力發展,大漢對匈奴的影響十分的深入,匈奴人賴以生存的遊牧方式最終發生了改變,在草原上,出現了一些耕地,這還是一些很小的變化,關鍵是一些小型的永久聚落開始圍繞著貿易區建立了起來。
從馬背上的自由之子被禁錮到了土地上,匈奴人復之前的那種迅猛如雷了,他們現在已經像是大漢一些邊緣地區的村鎮了。
這樣的情況下大漢的先天優勢就顯現了出來,要知道,大漢的軍力對於攻城略地這樣的作戰形勢是很有心得的,沒有了騎兵的優勢,匈奴對大漢絕對是沒有任何勝算的。
但是,劉嶽是想著將這個鄰居毫無損傷的併入大漢,所以它所需要的是潛移默化,而不是一次迅猛如雷的征服,因為這樣的征服可能到了最後適得其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