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了,真想他啊……”
“哎呀,魏師兄成了地橋修士,身份豈不是又高了一等,秀秀姐想要跟他好上只怕更要難了……”
“魏師兄也是,秀秀姐哪裡不好?他偏偏不喜歡……”
什麼亂七八糟。不二聽她絮絮叨叨,頭要大了。
他又衝著尋過使去一道【識人心】,神通在尋過渾身上下轉了一圈,似乎無孔可入,但轉到後腦門的時候卻尋見一道縫隙,滴溜一下滾進去——
“氣死老衲!魏不二這種資質都能地橋,我怎麼就不行?”
“什麼靈石,軍功,寶物,皆是身外之物。人死了屁都帶不走……老衲而今九十六歲,也不就還有一百多年的活頭,再不努力黃土一撮,再不努力連個繼承衣缽的徒弟都沒有,怕不是要便宜了魏不二這混賬混球……”
“人都說步入地橋境後,有機會重塑肉身。我的小和尚被李雲憬割去之後,過得真叫一個沒滋味。也不知能不能借突破之機再長出來……”
不二哭笑不得,旋即收回神通。
經過方才幾次嘗試,他算摸出些許門道,這神通靠的是神魂、神識和意志多方位的壓制。受此神通的物件比自己修為越低越容易得手。如果修為相當,八成不好使的。要是對方比自己修為還高,那就更沒戲。若是受法者意志堅定,又或者有什麼特殊的鎮海獸,估計也難得手,楚月便是此例。
(四)
能讀懂旁人心裡的想法看起來不錯,但很多時候卻未必是一件好事。甚至會是一樣令人痛苦的本領。
或許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會因為【識人心】的神通興奮不已,不二歷經幾多世事,早就將此中得失看透。
舉個例子,如果鍾秀秀能讀懂他心裡面的想法,多半是要痛不欲生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利益,點點線線彼此交叉牽扯,難免出現矛盾糾葛。有的甚至心生怨憤,在心裡暗自說一些發狠的話,但卻未必真的會兌現。
這些心裡話要是旁人說的也就罷了,倘若是與不二親近的朋友心裡所想,他聽了豈不是自找罪受?
天道在他步入地橋境的時候,給了他這般有趣的神通,細細思量大有可探究之處。
他曾讀過一個名叫王國維的上古修士所著《大道詞話》,亦是一本專講道心感悟的著作。裡面提到修行路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說的便是大道無涯。初次步入大道的修士展望自家未來,便如爬上高樓,向遠方瞭望,大道綿延遠方,無窮無盡,茫茫無涯。對應的就是他剛剛開啟氣海穴,步入開門境界的時候,長生大道何其遠,通靈,地橋,天人,悟道,一個個目標遙不可及,似乎根本沒有實現的可能。此時才要明心立志,雖望盡天涯路,仍要義無反顧地去追尋大道——這第一重境界,他已然做到了。
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說的是修士為追求大道鍥而不捨和堅毅執著態度。對應的便是不二在大道路上艱難行走的過程。既然下定決心追求大道,就要為此努力奮鬥。所謂消瘦,所謂憔悴,卻“終不悔”,就是遇到各種困難,遇到百千挫折,卻咬著牙堅持奮鬥,砥礪前行,滾石上山,排除萬難,永不洩氣往前走。
回想一路走來的歷程,不二不也正是如此麼?不管是入道無門、被木婉楓脅迫、被婉兒背叛,還是之後在傀蜮谷、寒冰界、大霧蟲海、西南昆彌、甘隴西北,他何曾放棄追逐大道的夢想,何曾有過一絲懈怠?這第二重境界,他也做到了。
第三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一境界乃是王國維筆下追逐大道的至高境界。講的是修士在歷經千萬,百轉千回之後,愈發成熟,愈發睿智,愈發古拙,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他能明察秋毫,從前無法理解的事物他會豁然領悟貫通。直到此時,身為修士,身為逆天而行者,身為大道探究者,他才會在大道上有創造性的突破、有可以流傳千古的貢獻和成就。那些修士界流傳下來的經典功法,深刻感悟,大道至理,往往是這些人在這個境界的大道成果。不二經歷幾多,不乏坎坷,但論起這一境界,他剛剛摸到門檻。
在這三重境界的基礎上,又有大道先賢提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才能找到燈火闌珊處的那人。
若是把閉關參研修行功法比作讀萬卷書,在修士界的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