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的散修,往往資質平平。資質好的,又怎麼會來雲隱宗。
緣此,他才會對賈海子各種寵溺。
靈丹、法寶、符籙,自家的感悟,旦有所知,無不語盡。
誰也不曉得,他抱了多大的希望。
他自己都說不出來。
也許是老天看他前半生太過順當了,才會想到用後半生的折磨來找平衡。
賈海子在傀蜮谷的表現,他雖然失望,但想一想只要人活著,一切總會好起來。
為了免去賈海子的軍役,他跑關係、走後門、苦苦求人,做了一些從前根本無法想象的事情。
而後才對魏不二過往苦苦求人的經歷有些感同身受。
青羊鎮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他徹底想不起來了。
掌門師兄告訴他賈海子被角魔殺死了,叫他節哀順變。
他如何節得了哀?
他始終不敢相信,覺得這其中很有蹊蹺。
再去青羊鎮查訪,賈海子的屍體已經不見了。
【師契】的聯絡也徹底斷掉。
想進一步調查,宗盟往西北調令已經到了。
這之後,在西北戰場上,時常目睹生與死,他的心性又有了一些成長。
也曾於大道豪情萬丈,也曾被現實擊得灰頭土臉,也曾被常元宗的修士當做犯人盤查,也曾因為愛徒的死痴狂瘋癲。
往日的傲氣被挫折和變故磨得沒有了稜角。
他今日能捨下臉面,來到降世營的廣場上,去苦口婆心地與魏不二說叨,就是人生的成長。
“再說點什麼呢?”他想著。
該說的都已經說了。
來到合規院後,所有能給的好處都提到了。
功法,丹藥,聚靈陣。
現在他人就在西北,修行上也可以隨時指點。
這一點是別的院主比不過的。
聽說魏不二半年前拜在李雲憬門下,做了外門弟子。
在旁人看來,魏不二或許不會太稀罕顧乃春的指點了。
但顧乃春倒是看的十分明白。
李雲憬惜才是肯定的,這也證明了顧乃春的眼光——魏不二的確是個好苗子。
但她位高權重,事務繁忙,哪裡有時間好好指點徒弟。
這半年來,也沒見魏不二去過幾次常元宗的營地。
顧乃春就不一樣了。
他有時間、有耐心,又有信心來教導魏不二。
拜一個外門師傅,再拜一個宗內的師傅,這是不衝突的。
“此事幹系重大,容晚輩回去之後,慎重考慮考慮罷。”
魏不二拱手說道。
顧乃春抬頭,看著眼前的年輕人,臉上掛著禮貌的笑容,嘴裡說著客氣的話。
與數年前合規院裡的雜役相比,他成熟穩重了許多,不卑不亢,收放自如。
“好!”顧乃春對他是真的有很是欣賞的。
“我等你的訊息。”
他又說了一些勉勵的話,覺得自己再說下去,旁人該厭煩了。
才揮了揮手,叫魏不二離去。
……
這是魏不二到西北的第四個年頭。
如果按照在宏然界待過的時間算,他今年三十六歲。
但算上在寒冰界和大霧蟲海中浪蕩的三十年,他已經六十六歲。
凡人中有一句話,六十耳順。
意思是,凡人從小往大長,做人處世,學問修養,到了六十歲,就要變得中庸,好話壞話,什麼話都能聽得下去,也能辯明事非曲直。
人家誇你,你心如止水。人家罵你,你不生氣。鎮定自如,波瀾不驚。
但修士界裡是沒有這個說法的。
因為很多修士活了六十歲,活得還沒有凡人明白。
凡人到了六十歲,能活的日子已經望到了頭。
越靠近死亡,人就往往越清醒。不是腦子清醒,而是把很多身外之物放下了,沒有俗念纏身,活得越明白了。
而修士,到了六十歲的時候,生命的長度還未確定呢。
往往還有很多東西去執著、去追求,比如大道。
更何況,就凡人而言,倘使能活到六十歲,一輩子大風大浪多半都要經歷不少。
而修士,很多時間都會用在閉關修行上。
沒有經歷的人,總是少了領悟。
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