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事呢?”
告別了老乞丐後,在向著“清虛門”方向飛去時,徐清凡心中暗暗的想著。
同時,為了以防萬一,徐清凡心中暗自決定,不能將劉華祥的書信就這麼讓清虛門人轉交給紫真仙人,還是要到清虛門周圍暗暗觀察一段時間再說。
如果真的發現“清虛門”的事情另有內情的話,那麼說不得徐清凡只能偷偷混到清虛門內,暗中尋找紫真仙人了。
……
五天之後。
在“清虛門”所在的榮華山南面六十里,是一處叫做“環卞谷”的地方。地形平坦,草木茂盛,風景秀麗宜人。
當年清虛真人創立“清虛門”時,衝著他那修仙第一人的名頭,足足有上千名修士前來拜師,但是清虛真人只從裡面挑選了十六名無論資質還是心性都最好的年輕修士收為弟子。
而那些被拒絕的修士,有許多人都不甘心就此離去,所以都在榮華山附近建立洞府,一面修煉,一面希望可以感動清虛真人,讓他可以重新考慮收自己為弟子。
清虛真人有感於這些修士的心誠,於是每過十年就會將這些修士召集起來為他們講道解惑,久而久之,這種講道就成為了清虛門的一種傳統,即使在清虛真人仙逝之後,這個傳統也都依舊在持續下去。而“清虛門”附近的修士也是越來越多。甚至成了除了“苦修谷”附近之外的第二大修仙者聚集地。
而這種講道,則被修仙界稱為“清虛道場”。
隨著“清虛道場”的越來越出名,來此聽道的修士也不再限於“榮華山”附近的修士,有許多來自神州浩土各地的修士每過十年就紛紛聚集在清虛門周圍,等待著“清虛道場”的開始。
對那些散修來說,除了加入“苦修谷”之外,每十年來此聽清虛門的前輩高手講道解惑,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而“清虛道場”的舉辦地點,卻正是這處“環卞谷”。
此時,卻正是每十年一次的“清虛道場”開始之際,平日裡難得一見的修仙者們,卻紛紛向著“環卞谷”的方向趕去,放眼一望,在通向“環卞谷”的路上,竟然有著不下於兩百名修仙者,修為從靈寂期到練氣期不等。除了從神州浩土各處趕來的那些散修之外,還有許多小門派或者修仙世家舉重而來。
為了表示對“清虛門”的尊重,所以在來到“環卞谷”周圍十里處,一眾修士都會不再御器飛行,而是步行向著“環卞谷”走去。
而在這一眾修士中,有三名修士也摻雜在其中,也是信步向著“環卞谷”走去,而當中一人,卻正是徐清凡。只是此時徐清凡不知道為何,臉上卻是帶著一副黑色面具擋住了面容。只是修仙者多有性格怪異之輩,所以周圍修士雖然好奇,卻也並不感到意外。
“徐前輩,你看這‘環卞谷’中景色如何?”一名面容秀氣的青年修士轉頭向著徐清凡恭敬地問道。
“大氣中不失秀麗,卻是一處難得的美景。”徐清凡點頭說道。
“哈哈,前輩喜歡就好。其中,這‘環卞谷’的景色,並不是自然形成。這裡原本沒有一草一木,徐前輩所見之景色,卻正是清虛門的高人們用木系道法一手造化出來的。”一名壯漢般的中年修士大聲說道。
徐清凡點頭笑道:“清虛門的高人們當真是功德無量。難怪每次‘清虛道場’開始時,就會有這麼多的修士來此聽道。”
秀氣青年恭聲說道:“前輩有所不知,這些年來修仙界混亂不斷,所以來此聽道的修士還是少了不少。在五十年前,晚輩第一次來此時,那才是人來人往,聚集在‘環卞谷’的修士不下於三千人。”
徐清凡神色不動,淡淡地說道:“原來如此。”
與徐清凡在一起的那兩名修士,面容秀氣的青年名叫寧海,壯漢名叫韓威,卻正是“清虛門”的旁支“虛函門”下的修士,都有著靈寂初期的修為。
在兩天前,徐清凡在向清虛門方向趕去之時,卻在半路中遇到了一場修仙者之間的爭鬥,聽他們打鬥時所說的話,卻僅僅是因為兩幫人同時發現了一件地階低階法器,而這名秀氣少年和那名壯漢,卻正是其中一方。
對於這種因為利益不均而進行的爭鬥,徐清凡原本並不打算參與,因為在徐清凡看來,一個修仙者如果將外物看的如此之重,甚至為此拼死拼活甚至於為此殺人,那這種修仙者是絕對不會有什麼大成就的,甚至其心胸為人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但就在徐清凡準備離開之時,卻突然聽到那名秀氣少年向另一幫修士威脅道自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