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有一次他在錦江上赴宴,覺得有些寒冷,讓僕人回家取件衣服,他的妻妾們每人拿了一件,結果僕人竟帶來十幾件。宋祁望著這一堆衣服,茫然無措,總是擔心厚此薄彼,結果一件也沒穿,忍著寒冷,哆嗦著回家去了。
可是在老百姓來說,誰家的孩子被宋祁看上願意的自然是喜得良緣,不願意的也只能是民不與官鬥,忍受了。
強權的時代,百姓命如草芥,而宋祁不傷人命,不觸法律,只是踩在了道德的邊緣上。包拯剛正不阿,一本就參到了升上面前。最後也只能是無奈的收場了,畢竟宋祁沒有觸犯大宋律法。
莘嵐早就預見了這個結果,而且莘嵐知道包拯不僅沒有能參倒宋祁,反而被認為包拯羨嫉,為了個人名聲太過苛刻。
對此莘嵐嗤之以鼻,這是因為階級不同,在他們這些大官眼裡宋祁有才幹,對國家有功,不就是多娶了幾個女人麼,又沒幹什麼為法亂紀的事情。在他們眼中老百姓不過就是蟻民是赤佬。哼,他們就不想想沒有這些每天辛勤的人民,他們吃什麼喝什麼。
莘嵐不由自主的憤慨了,越想越生氣,越想越可惡,忽然發現自己怎麼憤青了?幸好她及時調整了心態,莘嵐不想給自己找麻煩,也不想給任何人添麻煩,所以這些話這些想法她都不會和別人說起,甚至展昭,甚至龐統。
這些話留在心裡就好
這一日,包拯進了皇宮,莘嵐聽說好像是商討什麼事情,連久不上朝的中州王都去了,當然這是從公孫先生那裡聽來的。本來又是平常的一天,今日沒有和龐統相約,莘嵐也懶得自己出府,拿著繡架聯絡小蠻教給她的女紅,忽然之間莘嵐心有所動,好似要有大事發生。是什麼事情?愣愣的忽然想起,洪水。
其實每年都有洪訊,歷史上更是有幾次大洪水,莘嵐卻忽然想起了于成龍,想起了治水有名的堵不如疏。
莘嵐在想,堵不如疏,但只疏不賭亦是片面,那麼疏堵結合呢!想著想著莘嵐就提筆寫了起來,將自己的想法、策略、見解結合的寫出,一刻不停的就拿去了公孫策的院子,請公孫策給看看。
公孫策沒有想到這個看似平凡的女孩子,竟能有如此見識,那一紙書真知灼見更有莘嵐自己的見解。
“莘嵐,你是如何知道這些的?”公孫策帶著疑問
莘嵐當然不能說那是在後世當中看小說和電視看來的了“莘嵐在家也曾讀過幾本子集野史,尤其對洪澇相關的最為關注,所以今日莘嵐才能有所感悟,而且這裡所寫的有很多是家父所教的。”
“莘嵐見識非凡”說著儒雅一笑“就是字沒有練好”
莘嵐不由得老臉一紅。
“先放在我這裡,等大人回府了,我就交給大人過目”公孫策還想再仔細研究一下
包拯回府後,公孫策將莘嵐的治水方案給包拯看了,包拯也被驚詫了。
“公孫先生,這個你怎麼看”包拯方向手中紙張,問公孫策。雖然包拯也看出這紙上東西的分量,可是包拯並不擅長於此。而公孫策卻懂得很多,包拯秉著不懂就問的良好原則開口了。
於是乎,莘嵐被請到了包拯的書房,這還是她自住到開封后第一次進到這裡,也是她第一次將自己置身事中。
屋裡包拯公孫策展昭團團的圍住莘嵐,聽莘嵐講解這紙上文章。
“既然大人和先生都覺得此法可善,莘嵐斗膽還請大人早早將此稟告於聖上,也好讓此法早日實施。”
“這。。。”包拯有了一丟丟的為難,“只因此時還沒到防洪防汛的時節,這份方案如果此時奏報上去,多半會石沉大海。而這份方案耗時耗力,乃是長遠之法,如若常法必然是在汛期之前連基本的防護工程都不能完成。”包拯又說“莘嵐姑娘不必著急,即使如此本府也定當盡力勸誡皇上”
“不錯,管家是有道明君,莘嵐姑娘的心血必定不會付諸東流的”公孫策也鼓勵著莘嵐
展也衝莘嵐點了點頭,其實他們也都知道,這水利工程本就不是包拯的本職,就算包拯揍對了上去,皇上點了頭但到實行的時候,人選又是個大問題,包拯不可能跟著去治水啊。
“包大人,借紙筆一用”
“莘嵐自便”包拯點了點頭
於是莘嵐又抄錄了一份,並將公孫策修改備註的地方一併抄了。
寫完之後對著展昭說“展大人,可否幫莘嵐一個忙”
“莘嵐請說,展某一定盡力而為”
“請展大人去趟中州王府,將這一份交給中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