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4部分

張楓皺了皺眉頭,道:“這不是先斬後奏了麼,那些鄉鎮幹部都是做什麼的?”

李觀魚苦笑道:“指望他們?”頓了頓才續道:“東河鎮今年的中草藥種植已經刺激到他們了,若非受種植面積的限制,差不多整個東河鎮就可以摘掉貧困帽子咯,您說,他們誰能不眼紅?明年馬上就是一個關口了,這些人巴不得給自己所在的鄉鎮多爭取一些種植指標吶。”

張楓卻是慢慢的吁了口氣,製藥廠的規模雖然短時間內不可能繼續擴充,但藥材卻是不怕積壓的,新的藥廠很快就會在高新區投建,等生產線安裝之後,對原材料的需求缺口將非常大,但藥材種植卻不能盲目的發展,這玩意兒不是野草,仍地裡就不用管了,而是有著嚴格的技術要求的。

藥材公司不但要承受先期的投資,還要進行相應的技術培訓及指導,但這方面的儲備還非常不足,根本沒有能力在全縣範圍內一下子鋪開,穩妥起見,張楓才定下以東河鎮為主,逐步向周邊鄉鎮蔓延的策略,若是一下子鋪開,最終吃虧的,還是普通老百姓,至於製藥廠,如今已經有了新的配方,也不指望原產地這點兒產量,而且,得到餘半仙的傳承之後,張楓對那個一粒清的配方,已經不怎麼放在心上了。

若是說一開始搞中草藥種植的時候,還有些是為了製藥廠的原材料考慮的話,如今就只剩下讓周安縣早日脫貧致富這一個目的了,雖然說周安縣能夠搞的專案非常多,但基礎還是太薄弱了點兒,能走中草藥種植這條路,也算是一個典型的短平快專案,只需要短短數年的功夫,就能徹底改變全縣的面貌。

等經濟基礎上了臺階,再想做別的專案就容易得多了,最起碼起點會高得多,這也是張楓比較關心這個專案的重要原因,他是實實在在的想讓周安縣富裕起來的,甚至心裡都已經有了好幾個比較成熟的發展步驟,都不知在心裡勾畫了多久了,以前還只是模模糊糊的一些想法,現在卻一心一意的在努力做成了。

從餘半仙那裡得到的傳承,讓張楓的思想有了極大的轉變,當然了,這裡面也有於梅對他的深刻影響。

沉吟了一下,張楓道:“雪雁是怎麼考慮的?”

李觀魚道:“能怎麼考慮?儘量籌措資金唄,反正製藥廠那邊已經承諾了,多少藥材都沒問題,完全能夠消化得了,不過是擠佔一些資金罷了,但前期培訓以及底墊資金,卻是要藥材公司負責的,縣裡能給的支援就是空頭支票而已,說起來,籌措資金反倒還是容易解決的,反倒是種植培訓以及藥田管理、監督等方面,才是讓人發愁的事情,若是一下子鋪得太開,怕不是什麼好事兒啊”。

更多到,地址

………【第350章糾結】………

李觀魚點的菜倒也不算是很豐富,四個熱炒,四個拼盤,一個酸辣肚絲湯,一壺黃酒基本上都進了他和張楓的肚子,小唐雖然也喝酒,但這種後勁十足的黃酒,卻是極少碰的,何況現在還是中午,她要是喝上一碗,下午都不用上班了,鐵定得睡一覺,這種黃酒入口雖然舒服,但沒有酒量的人,十有七八都會醉。

點了一支菸,張楓道:“縣裡就沒有對下面的這種做法說過什麼?”

李觀魚自然明白張楓指的是啥,全縣這麼多的鄉鎮,真正能跟著張楓指揮棒走的,也就是他曾經工作過的東河鎮了,其他鄉鎮陽奉陰違的多,搖擺不定的佔一小部分,所以,他極少對下面鄉鎮的工作指手畫腳,即便是有什麼想法,也都是僅僅在東河鎮實驗一番,其他鄉鎮他是不會去觸黴頭的。

李觀魚說的那些“先斬後奏”的鄉鎮領導,基本上都不是他分管或者能指揮得動的,那些人在縣裡甚至市裡都有自己的後臺和關係,張楓這句話的意思,實際上是問其他幾個主要領導的想法,畢竟這件事一直都是李觀魚在負責的,張楓還不清楚其他人是如何的想的,尤其是徐元和譚靖涵兩人。

周安縣二十一個鄉鎮當中,張楓能完全影響到的只有東河鎮一個,雖然是全縣最大的鄉鎮,但畢竟只是一個鄉鎮,而且還是最貧困的一個,其餘二十個鄉鎮當中,徐元幾乎能完全影響五六個較大的鄉鎮,加上譚靖涵,兩位大佬幾乎完全掌控了全縣一半以上鄉鎮話語權,所以,他們兩人的態度基本上就是代表了。

張楓一聽李觀魚介紹的大致情形,就猜到比較牛氣的那些鄉鎮領導多半都出自比較富裕的幾個鄉鎮,也就是縣委書記徐元和縣長譚靖涵麾下掌控的區域,至於其他地方,心思奸猾的人雖然不少,但敢於先斬後奏,連冬耕都敢荒廢的,還真沒有幾個人,要說他們爭到指標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