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中一個又一個表演琴藝的貴女們,她們技法純熟,卻總是缺少“琴心”,即便是香菱郡主、鄭煙兒這樣的撫琴高手,也只是藉著琴音表達她們內心的愛意。
當然,像夜雲天、木融、董明哲這類的撫琴雅士,彈出的琴曲自是不同,餘音嫋嫋,繞樑三日,可以說是不分高下。
都靈兒和李妙兒的琴技原本在四藝比賽中就已經十分出色,或許是為了在大殿上羞辱一下溪朝的貴女們,她們使出了渾身解數各自彈出了一首讓人難以忘懷的琴曲,但比起夜雲天、木融和董明哲,兩人還是差了一些。
不知道是自己真的倒黴還是有人從中作梗,靜月抽到的表演順序就是在這些高手錶演完之後。
作為曾經溪朝最有名的傻女,當靜月有模有樣地坐在琴案前,雙手置於琴絃之上時,大殿兩旁竟傳出細小的恥笑之聲,很明顯大多數人都認為宋家靜月這是在自取其辱。
靜月收斂心神,讓自己全身放空,此時她要贏的人不是都靈兒和李妙兒,而是夜雲天、木融和董明哲,只有琴音勝過這三人,她才能是這琴藝的優勝者。
靜月右手輕撥琴絃,左手按弦取音,一曲悠揚流暢,優美動聽,綿延不斷,動靜相宜的《平沙落雁》就緩緩流淌在大殿之中。
靜月的琴音飄渺如霧,又清晰似畫,眾人彷彿被她一會兒帶上高山,看那秋高氣爽之下壯觀的雁群在天際盤旋,又一會兒被她的琴音捲入萬里沙地,看那三五成群的鴻雁逗趣覓食。
雁鳴忽隱忽現,似有似無,風聲忽高忽低,似起似伏。飛,則一飛沖天,落,則息聲掩影,如此“至動之極”和“至靜之極”此呼彼應的撫琴最高境界,是在場其他人都難望其項背的。
夜雲天看著靜月的眼神更加炙熱,木融和董明哲看著靜月的眼神充滿探究,而殿中其他人看著靜月的眼神太複雜,有讚歎、有嫉妒、有難以置信、有陰沉、有驕傲、有恍然大悟……
總之,一曲結束後,大殿之上是極其安靜的,只有眾人的眼神像探照燈一樣,不斷地投向靜月,想要把她看穿。
“妙,太妙了!”蘇墨客是第一個出聲並且為靜月鼓掌的人。他真的難以相信剛才這首絕妙至極的琴音出自自己那個種田利害的外甥女之手。
“彈得太好了!”皇上也是龍顏大悅,他就知道這宋家靜月藏得深,她的才能比她想讓世人知道的要高得多,這個兒媳婦選得好啊!
“宋姑娘,不知這首琴曲名為什麼?”範之心中有些激動,這首琴曲就是他內心的真實寫照,新 鮮 熊 貓 沒 眼 圈 。彷彿這曲中的大雁就是他自己,這曲子能夠激發出他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情感和志向。
“這首琴曲名為《平沙落雁》。”靜月自小練習古琴,十大名曲更是她常練的曲目,可謂是手到擒來。
“以雁之志喻人之心,果真是絕世名曲!”李初很有感嘆地讚道。
“宋姑娘,這《平沙落雁》是何人所授?可有琴譜?”董晉亦是愛琴之人,曲中深意他也很有感觸,但他更想知道是何人能做出這等妙曲。
“沒有琴譜,亦不知何人所做!”靜月很老實地回答道。
“那姑娘為何會這首曲子,難不成是夢裡聽來的!”都通認為是靜月想藏私,不肯告訴眾人這《平沙落雁》出自何人之手。
面對都通的質問,靜月不可能真的告訴她自己為什麼會彈這首曲子,可要是隨意說出一人,這些人恐怕又要追根究底,倒不如自己也“虛榮”一把,就說這曲子是自己做的好了。
“自然不是夢裡聽來的,不過是閒暇之時隨意彈奏而來的,至於琴譜,的確還沒有寫出來。”靜月不慌不忙地柔聲說道。
“哈哈哈,姑娘好大的口氣,這樣的琴音,莫說姑娘只有十五六歲,就是五六十歲的老者也未必做得出來,姑娘還是老實說出是誰人所做吧!這裡,沒人會怪你撒謊的!”都靈兒的琴技全是都通手把手教出來的,所以在琴藝方面,都通也是行家。
“都大人,在你們西漠國或許是要五六十歲的老者才能有此成就,但是我們溪朝人才濟濟,宋姑娘為何不能做出此等傾世之音!”年輕氣盛的安睿謙看不慣都通貶低靜月的樣子,擲地有聲地衝他說道。
“安公子說的沒錯,宋姑娘自小得蘇家眾人親自教導,琴藝出眾有什麼可奇怪的!”康承傲也幫著安睿謙說起了話。不過,這引得凌可人、鄭曼兒和鄭煙兒對他投來了不滿的目光。
“可惜她以前是個傻子,現在還時常犯病,怎麼可能自己做出這等高超的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