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坡鎮的鎮北,無數的屍體躺在這一片坡度不過三十餘度的土坡上,鮮血染紅了坡道,隨著那擂鼓聲在耳畔邊迴盪,黑暗再一次的籠罩這座並不算出名的小鎮。
北坡鎮有朱雀軍團守軍四個營,負責守衛以北坡鎮為中心的周圍十里範圍內的區域,從地圖上看,北坡鎮的位置,就好似一個楔子釘在了唐軍的防線內凹部。
在唐軍退入瀟湘府程陽郡,瀟北郡以及瀟南郡三地時,雖很快站穩了腳跟,但是尾隨在後的朱雀大軍團卻並非是打醬油的,追擊追的很緊,北坡鎮就是在這時被朱雀大軍團攻佔,唐軍當時只顧著穩固防線,對這個不大的鎮子也沒有太在意。
但是隨著防線穩固下來,唐軍內部的聯絡也恢復之後,才發現這個不起眼的小鎮居然切在了兩支唐軍組成的防線中心,切入防線內,帝國一但從這裡發力,就有可能切斷兩部之間的聯絡,而再想穩固防線,就得後撤三十餘里,這對於已沒有多少戰略縱深,而且缺乏地勢優勢的唐軍來說,付出的代價更大。
在十月末,唐軍在接受了聖教送來的一批糧食後,就發起了一大*反擊,從北向東,從東朝南,又從南向西,在這一條長達兩千多里的戰線之上,唐軍從各處地方發起反攻。
而相應的,朱雀大軍團也沒有被動的防守,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完全不顧唐軍穿插突破防線,進入更廣闊的腹地,對唐軍所駐紮的城鎮,建立的營盤發動兇猛的攻勢。
這種類似於換子的打法顯然很不講道理,但是收到的成效卻很高,唐軍意圖打亂朱雀大軍團,襄陽軍團,南武軍團三大軍團的防線,而後趁勢擴大縱深,奪佔更多資源,以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
但是唐軍的這種一廂情願的想法顯然沒有奏效,要知道唐軍面對的可不是超過四十萬大軍的圍剿大軍,還有一支運籌帷幄的軍師團在制定戰略,而在前線,那些在中華歷史上璀璨的名將更是在大戰略下,將戰術發揮的淋漓盡致。
在每一處防線,唐軍面對的都是一個個在緊密執行的戰爭機器,而最可怕的是這些名將之間,在相互熟悉之後,甚至不需要相互溝通,就會默契無比的做出各種攻擊,防禦的配合。
防守,如泰山一般厚重沉穩,進攻,如盤旋的鷹一般犀利,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這就好似一個有機的整體,你朝著左臉打去,左手去擋,而右手會第一時間反擊,就是那種感覺。
唐軍精銳的戰力很彪悍,但要分守地方,又要守護前線陣地,最後能出動的精銳頂多十萬,而想要攪亂帝國防線,顯然要多點多面的這發動攻勢,這樣才能達到讓帝國軍防左防不了右,顧前顧不了後,讓帝國主動露出破綻,而後,唐軍在一錘定音,打上幾場酣暢淋漓的勝利。
但是顯然,他們的算盤並沒有實現,瀟湘府位於鄱陽海,湘水之畔,乃是鄱陽湖畔糧產地重要的大府,但是戰爭卻毀壞了這裡的基礎,在講唐軍圍困在瀟湘府西部三郡後,在瀟湘府外圍超過五百里的範圍依舊保持了堅壁清野的狀態,並且在各處荒廢的村鎮,要道廣建烽火臺。
唐軍穿過了帝國防線後,並不會收穫丁點的糧食,只會進入一大片連居民都被遷走的無人區,而後他們就會碰到那五里一座的簡易烽火臺,他們的行蹤很快就會被發現,而之後,面對他們的將會是專門為他們準備的大隊騎兵的圍追堵截。
就算這支唐軍能夠穿過這一條無人區,打到楚州恢復了城鎮,甚至奪取了糧草,但是想要在運回去,穿過這一條無人區,顯然是痴人說夢。
這樣的焦灼戰事持續了足足一個多月,唐軍跟帝國的戰鬥依舊在持續,儘管唐軍也發現了他們的打算已落空,但戰鬥依舊沒有停止,因為對唐軍來說,他們這支孤軍,似乎只有不斷的戰鬥才能讓自己鎮定下來。
儘管有聖教提供糧草,但是這糧草來源顯然並不是那麼好得到的,甚至隨時可能中斷,而一旦斷糧,他們面臨的結局是什麼,投降,不,唐軍士兵寧戰死,也不會投降,面對那未知的命運,唐軍選擇了戰死沙場,這個結局,顯然是最好的結局,所以他們依舊在戰,依舊在努力,試圖期待奇蹟的誕生。
北坡鎮只是整個戰場上的一處,擱在整條戰線上並不起眼,但是這裡註定要載入到史冊之中,就在唐軍又一波無果的衝擊,丟下兩百多具屍體後,在北坡鎮後方不遠,黑暗中,卻有大股大股的兵馬在聚集。
耶律休哥的狼騎營,樂毅的五百雪豹營,衛青所率的三千角馬騎兵,還有樂進的刀鋒獸騎,李牧的青風騎兵營,馬超麾下的兩千精銳騎兵,超過八千之數的精銳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