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阿德勒貝格灰溜溜地走了,和剛來時的氣焰囂張相比,此時的他顯得那麼悲憤和無奈,望著遠去的布加勒斯特,他心中所想的肯定是不服氣、不爽。 只不過在1849年的這個春天,就算小阿德勒貝格有一萬分的不服氣也沒有任何辦法了,木已成舟或者說形勢比人強,他除了含恨踏上返回聖彼得堡的路還能怎麼樣呢? 當然在這個春天含恨的人不僅僅只有小阿德勒貝格一個,遠在聖彼得堡的他老子不說,在佩斯的科蘇特不說,在巴黎的揚.康斯坦丁不說,好像這個春天不高興的人還真有不少。 只不過李驍和阿列克謝的心情很不錯,他們終於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了,沒有了小阿德勒貝格添亂,瓦拉幾亞就像一位含羞帶臊的女孩兒,被他們一把強行摟上了床鋪。 一場轟轟烈烈地變革從這個落後的國度開始了,解放農奴,平均地權,雖然他們做得並不徹底,也不夠完美,但畢竟是個良好的開始。當瓦拉幾亞的窮人們有生以來或者說幾輩子以來第一次擁有屬於自己的土地時,哪怕他們再不喜歡俄羅斯這頭北極熊,也不得不承認阿列克謝這個總督很不錯是個好人。 這對於土生土長的豐坦娜有著特殊意義,因為她從來不是一個不明好歹不明是非的女孩。雖然因為感恩她選擇了幫助阿列克謝或者說幫助俄國,但這不代表她一丁點兒都不同情自己的同胞。 如果阿列克謝和之前的那些俄國代言人一樣,只是對瓦拉幾亞橫徵暴斂,那就算她再對阿列克謝感恩戴德再愛阿列克謝,心中都會有一個永遠也邁不過去的坎,可能她一輩子都不會原諒自己的所作所為,後半生都會在暗自悔恨中度過。 讓豐坦娜稍微輕鬆一點的是,阿列克謝並不是個混蛋,誠然他肆意踐踏了瓦拉幾亞的獨立和尊嚴,但他並不只幹壞事,他還是做了一些對瓦拉幾亞老百姓有好處的事情。這樣使得豐坦娜的負罪感能輕不少。 豐坦娜頭枕著阿列克謝的肩膀小聲的問道:“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對吧?” 阿列克謝很肯定地回答道:“這當然只是一個開始,我們要做的還很多呢!” 這個回答讓豐坦娜很開心,她覺得自己並沒有跟錯人,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哪怕她永遠也不可能名正言順地成為阿列克謝的妻子,但她就是願意。 阿列克謝並不知道這個瞬間豐坦娜想到了那麼多,因為他雖然擁有一個良好的開始,但後面的事情還很多,甚至比這個開頭要難得多。 改革,其實開始的那一段是最容易了,最難的是之後怎麼走,有多少改革都是半途夭折,都是無疾而終,難道它們剛開始的時候不都是轟轟烈烈麼? 這個夜晚睡不著覺的不僅僅是阿列克謝一個,李驍一樣也睡不著,不過讓他失眠的並不是改革的重擔,而是佩斯傳來的訊息,維什尼亞克和鮑里斯出事了。這兩個可憐蟲被阿爾圖爾給扣押了! 講實話,李驍剛得到這個訊息的時候有點莫名其妙,因為他不是沒有跟阿爾圖爾打過交道,雙方關係不能說有多好,但絕對不是敵對狀態,怎麼突然這位擁兵自重的大將軍就扣押了維什尼亞克和鮑里斯呢? 其實吧,這還要從錢說起,科蘇特和李驍的交易雖然隱蔽,但並不能瞞天過海,匈牙利的高層多多少少都知道這其中的貓膩。只不過能從國外搞到急需的軍火,大家也就樂見其成了。 不過這種樂見其成隨著匈牙利的局勢急轉直下肯定是無法維持的。首先是科蘇特“分贓不均”,這些透過特殊渠道走私得來的軍火他大部分都留給了自己人使用,像阿爾圖爾這種外人自然是得不到多少。 這就有點遭人嫉恨了,尤其是隨著維也納起義的失敗,當奧軍開始向布拉迪斯拉發進軍的時候,阿爾圖爾和科蘇特之間的“蜜月”或者說默契很快就消失了。 科蘇特認為維也納起義之所以失敗,原因就是阿爾圖爾救援不力,如果阿爾圖爾能夠按照他的指示積極地增援維也納,那形勢將完全不同。 所以在奧軍兵臨布拉迪斯拉發的時候,科蘇特狠狠地批評了阿爾圖爾一頓,命令他必須守住布拉迪斯拉發,一定要將奧軍趕回維也納。 可是吧,實話實說這個命令有點不現實,因為阿爾圖爾的兵力其實不足以跟奧軍剛正面,而且布拉迪斯拉發也不是什麼堅城要塞,想要死守並不容易。 所以阿爾圖爾的意思是暫時放棄布拉迪斯拉發,他帶著部隊退回布達,然後配合科蘇特的主力一起在布達同奧軍決戰,集中優勢兵力一舉擊潰奧軍,這樣希望還大點。 於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科蘇特請示要求撤回道布達,而科蘇特也是一頭倔驢,他又堅決不允許阿爾圖爾撤退,堅決要求阿爾圖爾在布拉迪斯拉發單獨迎擊奧軍,而且要求他務必守住。 這樣一來兩個人的矛盾就變得不可調和了,阿爾圖爾根本不想留在布拉迪斯拉發,而科蘇特又堅決要求堅守。最後,科蘇特就給阿爾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