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驍直勾勾地看著羅斯托夫採夫伯爵,就像個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小學生,他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渴望被認同。 只不過羅斯托夫採夫伯爵並不是那種慈祥的好老師,他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簡簡單單地吐出幾個字眼:“繼續。” 這讓李驍有點鬱悶,他感覺自己就像是如來佛祖手掌心裡的孫猴子,再怎麼折騰也跳不出人家的五指山。 他充滿怨念地看了羅斯托夫採夫伯爵一番,然後只能乖乖地繼續往下說道: “既然不是試探我那位叔叔的態度,那會是試探誰的態度呢?康斯坦丁大公嗎?” 李驍又看了看羅斯托夫採夫伯爵,對方依然沒什麼表示,他只能繼續說:“或者還是試探亞歷山大皇儲呢?” 這回不需要再看羅斯托夫採夫伯爵,李驍也乖乖的不賣關子,老實的往下說道:“試探這兩位王子的態度很合理啊!畢竟我那位叔叔年紀也大了,從最近三任沙皇的平均壽命看,他就算長壽頂多也就能再幹十來年,如果短命的話,可能最近就要駕崩了。” “所以從長遠計,對於有志於改革的貴族們來說,很有必要看看王子們的態度,好早作安排不是嗎?” 羅斯托夫採夫伯爵依然還是那麼波瀾不驚,既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更像是神遊物外了一般。這讓李驍很是鬱悶,他只能繼續往下說: “試探一下王子們的態度,看看究竟誰可能成為改革派的希望所在是很有可能的。但我後來仔細一想,這種可能性有,但不是特別大。” “因為就算這種試探有結果,對改革派來說意義不明顯。就算試探出康斯坦丁大公真的一心支援改革,是理想的君主,那又如何?畢竟儲君是亞歷山大,不是他,而能決定儲君之位的只有我那位叔叔。” “這就很尷尬了,改革派並沒有能力扶持康斯坦丁大公登上皇帝寶座,那麼這種試探有什麼意義?” 李驍很誠懇地說道:“所以這種試探肯定也不是針對康斯坦丁大公和亞歷山大皇儲去的。” “而且在我看來,改革派肯定不是今天才開始瞭解和接觸這兩位王子,對他們脾性,對他們的政治理念肯定早就有全方位的瞭解,所以也沒有必要試探他們什麼!” 說到這兒,李驍突然來了精神,神采奕奕地說道:“既然不是衝我那位叔叔去的,也不是衝我那兩位堂哥去的,那麼這次試探的目標是誰就很明顯了!” 羅斯托夫採夫伯爵看了他一眼,淡定地問道:“是嗎?” “當然!” 李驍胸有成竹地回答道:“這次試探的根本目的不是搞清楚皇室對改革的態度,因為皇室的態度一貫都是那樣的,不需要試探。這次試探的是群臣的態度,看看這滿朝文武究竟誰對改革有興趣,誰對改革畏之如蛇蠍,又是誰堅定地反對到底。” “這其實就是一次隱性的站隊而已,看看誰是中間派,誰是自己人,誰是敵人。我估計改革派認為推進改革的時機快要成熟了,準備要策劃某些動作,提前摸排一下群臣,做一個政治畫像,到時候一旦發動,好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對吧?” 羅斯托夫採夫伯爵輕柔地將《君主論》放在了書案上,對李驍如是說道:“講了很多猜測,對的錯的都不少,可以打7.5分。” 李驍頓時就不滿意了:“怎麼才7.5分?您也太苛刻了吧!” 羅斯托夫採夫伯爵沒有理會他的討價還價,而是直接解釋道:“這次,確實是一次針對性的試探。但試探的物件並不僅僅是群臣,其實也包括了你前面說過的你的叔叔和堂兄們。這是一次極為全面的試探。” 李驍似乎想到了什麼,但羅斯托夫採夫伯爵卻自顧自地說道:“皇帝的態度當然是一貫保守的,但是他會採用何種手段對付改革,這需要試探。另外透過康斯坦丁大公的那個兒戲般的海軍革新,也可以探知他對兒子們小動作的容忍程度,如果有機可乘的話,我想沒有人會浪費機會的。” “至於康斯坦丁大公和亞歷山大皇儲的態度,到不是想看看他們對改革的態度,而是看看他們的政治手腕,是不是夠敏銳、是不是夠鐵腕、是不是夠強硬……” “群臣的態度當然很重要,不到關鍵時刻,總是難以知曉究竟誰是朋友、誰是敵人,究竟誰又靠得住,誰不過是紅漆馬桶。這種試探會常常進行,一次兩次的表現什麼都說明不了……” 李驍越聽越嚴肅,因為按照羅斯托夫採夫伯爵的說話,這確實是一次全面的試探,幾乎將俄國整個統治集團都容納了進去進行了一次摸底考試。 如果羅斯托夫採夫伯爵沒有說謊,這樣的試探還進行過很多次,那麼朝野上下對改革的態度幾乎已經被他摸得清清楚楚了。這位伯爵還真是讓人害怕啊! 而這時羅斯托夫採夫伯爵竟然又道:“其實對革新派本身而言,也是一次試探。看看骨幹成員的真實態度,真實能力,以及真實反應。看看誰有用誰沒用,不多試探試探,關鍵時候到了,會不會又變成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