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法國放棄在波蘭問題上朝俄國發難,巴黎和平會議的主要阻礙就基本消失了,隨著一連串的py交易,最終和平協議算是讓各方面都能接受。 3月30日下午一點,各國代表再次匯聚一堂,正式簽署了和平協議。 按照最新的協議,俄國承諾在12個月內從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撤軍,以徹底實現兩國的獨立和自主。此外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將割讓少部分領土給奧地利。 至於克里米亞方面,俄國承諾在未來十年內不擴張黑海艦隊,將艦隊規模保持在當前的噸位基礎上不變。 此外在高加索地區俄國承諾退回戰前雙方控制線,歸還侵佔土耳其的國土。 至於土耳其方面,阿普杜勒.麥吉德一世承諾給予基督徒和猶太人更多合法權益,至少保證他們最基本的人權需求。並承諾未來將進一步改革給予猶太人和基督徒更多權益。 這樣一個和稀泥的條約講實話可能只有法國人還算滿意,其他的不管是俄國、英國、奧地利、土耳其其實都不算滿意。對俄國來說,這還是第一次他們沒有幹贏土耳其就被迫籤條約,算是恥辱。 對英國尤其是對帕默斯頓來說,這根本沒有達成他預想的目的,沒能從根本上限制和削弱俄國,花費了這麼大的代價只拿到這點玩意兒,簡直是坑爹。 至於奧地利,原本想著借英法給俄國施壓,迫使俄國放棄繼續在巴爾幹搞事情,順帶著收回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但是最終卻只拿到了芝麻綠豆大小的一點邊邊角角,而且俄國也沒有被趕走,甚至因為他們的背信棄義還徹底搞垮了兩國關係,實在是得不償失好不好! 至於土耳其,雖然蘇丹覺得好容易打敗了俄國一次,總算是沒有繼續喪權辱國,但是吧最後被英法逼著進行改革,這簡直就是被逼著吃了一口翔,噁心透了! 你瞧瞧,這麼看起來參與的各方都覺得被坑了,自然地最後簽字的時候就有點強顏歡笑的感覺。 當然啦,這是各國金字塔頂端的大人物的看法,而對於真正經歷了這場戰爭的老百姓以及在戰場上流血犧牲計程車兵來說,和平條約的簽訂實在是太好了,讓他們是喜極而涕喜大普奔! 當巴黎城內各處都在宣佈和平條約簽署的訊息後,電報站連續不斷地將這條新聞傳向全世界。 下午兩點,巴黎榮軍院的加農炮發出一聲轟鳴宣告戰爭結束,歡呼的人群聚集在街頭、餐館和咖啡館裡,甚至晚上群眾們還燃放了焰火。 轉過天來戰神廣場上舉行了閱兵儀式接受拿破崙三世。拿破崙親王以及高階軍官和外國使節的檢閱。 根據奧爾洛夫伯爵的回憶:“人群的興奮之情如同電流一般顫動,滿懷對國家的驕傲和熱情,人們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響徹整個戰神廣場,勝過一千門加農炮的響聲。” 和平的訊息在第二天傳到了克里米亞——電報從巴黎接力傳到瓦爾納,然後再透過海底電纜傳到巴拉克拉瓦,4月2日,克里米亞聯軍的大炮發出了最後的轟鳴紀念戰爭的結束。 按照合約的規定聯軍有六個月的時間撤離克里米亞,大批的軍事物資裝備需要清點、裝船運回國,以及其他繳獲的大炮槍支廢鐵和食物,其中還包括不少從俄羅斯人那裡搶來的東西,就是這兒還有許多物資無法運走只能轉賣給俄國人。 聯軍撤離之後,塞瓦斯托波爾的守軍以及駐紮在彼列科普方向的俄軍又回到了克里米亞南部的城鎮和平原。這裡原本的戰場再次變成了農田和牧場,看上去一切又恢復到了戰前狀態。 只不過也僅僅是看上去像罷了,之前聯軍入侵克里米亞時配合聯軍當帶路黨的韃靼人吃到了苦果。因為擔心俄國的報復,戰爭結束之前韃靼人就開始成群結隊地逃離克里米亞,貝達谷底的韃靼人就向英軍統帥科德林頓請願,希望聯軍能幫助他們離開克里米亞: “為了報答英國對我們的善意,我們會像銘記上帝一樣永遠牢記維多利亞女王陛下和科德林頓將軍,我們會用穆罕穆德教義給予我們的一天五次祈禱的機會為他們祈禱,我們對他們和所有英國人的祈禱會代代相傳給我們的子孫。” 看吧,多麼卑微多麼乖巧多麼馴化的帶路黨啊! 那他們的乖巧懂事得到了乾爹的回應和善待嗎?很遺憾,和後世的那些被放棄的帶路黨人一樣,當乾爹準備跑路的時候是根本顧不上。 科德林頓是根本沒有搭理這些韃靼人,哪怕他們之前給聯軍提供了食物、情報、牲口! 不光是科德林頓沒興趣搭理韃靼人,法國人和土耳其人也壓根就沒想到保護韃靼人不受俄國當局的報復,其實他們原本是可以在和平條約中加入相關條款的。 當然,有人會說《巴黎條約》的第五條規定任何參戰國有責任對有跡象積極參加敵方軍事行動的本國臣民予以全面赦免。說這條同樣適用於韃靼人,但其實這一條是為保加利亞人和希臘人準備的,在俄國的要求下,為了保護這些配合過俄軍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