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不合適。 這其實就是御書房內眾人心中所想。 也確實,尼古拉一世信任的一個個都是年邁老朽不堪大用。 而現在能打仗善於打仗的又“太”年輕,不受尼古拉一世信任。 更何況就是這些善於打仗的年輕將領,比如巴里亞京斯基可能都沒有把握說一定能抗住英法土三國聯軍的重壓。 如此一拉自然是誰都不合適了! 可是吧,尼古拉一世的話又不能不回答。以這位沙皇的脾氣,那絕對不會善罷甘休滴。 與其被他記在心裡唸叨,還不如遂了他意吧! 這一次羅斯托夫採夫伯爵就搶在了前面說道:“陛下,我認為緬什科夫親王是最合適的人選。” “他經驗豐富,忠勇可靠,又是海軍大臣,熟悉海軍的情況,沒有人比他更合適了!”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傻眼了,因為誰都沒有想到羅斯托夫採夫伯爵會推薦緬什科夫,倒不是說緬什科夫特別不合適,而是羅斯托夫採夫伯爵推薦他有點奇怪。 怎麼說呢? 羅斯托夫採夫伯爵一貫是不會隨便推薦人的。尤其是統籌全域性指揮作戰這種大事,他是更不會亂插嘴。 平時那都是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可今天竟然主動推薦緬什科夫,這就足夠奇怪了。 而且御書房裡不少人都知道羅斯托夫採夫伯爵其實並不怎麼看得上緬什科夫。而且兩人絕對沒有什麼交情可言,突然地你就推薦那個老太監,這是怎麼回事? 別人覺得奇怪,但尼古拉一世卻並不奇怪。他倒是覺得羅斯托夫採夫伯爵推薦緬什科夫太正常了,如果他不主動推薦才叫不正常。 因為他都一再強調人選必須老成可靠,這就排除了巴里亞京斯基一干少壯派。也就是說只能從老將裡頭選。 而老將裡能拎得動刀槍的只有誰?其中真正算得上可靠的又只有誰? 雖然他剛才並沒有明說,但暗示已經很明顯了。顯然只有緬什科夫了麼! 尼古拉一世費了半天心思在那裡打玄機,其實就是希望有人站出來推薦緬什科夫,他如今只信任老太監。 而羅斯托夫採夫伯爵不出預料地首先站了出來,你說說他能不開心嗎? 果然是他看好的臣子,一點就透,聰明! 尼古拉一世對羅斯托夫採夫伯爵的表現非常滿意,更滿意的是他想出來的理由還十分充分,作為海軍大臣老太監可不是科爾尼洛夫等人的上級,派他去統籌全域性,想必科爾尼洛夫也不敢有意見。 而且海軍方面也不會有意見,反倒是派一個陸軍將領去克里米亞就很不合適,海軍方面會很不高興。 雖然緬什科夫這個老東西打仗是拉胯了點,但用來平衡各方面的勢力是最好的人選,更何況克里米亞還有科爾尼洛夫和納希莫夫,這兩個尼古拉一世還是信得過的,能力上不會有問題。 按照他的想法,讓緬什科夫去牽頭,然後讓科爾尼洛夫和納希莫夫一旁輔助,克里米亞那邊應該就算穩妥了。 穩妥嗎? 羅斯托夫採夫伯爵可不認為會穩妥,因為緬什科夫雖然是海軍大臣,但他這個海軍大臣水平一塌糊塗,很不得海軍當中的有識之士的認可。 像科爾尼洛夫、納希莫夫這些其實都不喜歡他,將緬什科夫派去,只能說名義上好聽,實際上搞不好有反效果。 而且羅斯托夫採夫伯爵特別瞭解那個老太監,平時你別看他不哼不哈就像是尼古拉一世養的寵物狗。但這個老東西爭權奪利的心思可是極重,此前他去伊斯坦布林事情沒能辦妥,後面戰爭爆發,他這個海軍大臣雖然地位崇高卻只能一旁閒置。 你要說他心裡頭沒有火氣,你信嗎? 以他的性格肯定要想方設法地證明自己,恐怕是憋著口氣要打一個勝仗,讓帕斯科維奇、米哈伊爾公爵之流看看他緬什科夫並不是酒囊飯袋! 試想一下,這樣一個緬什科夫獲得了指揮權後會怎麼做?恐怕會憋著勁要跟英法土聯軍決一死戰吧? 如此一來,問題就來了,緬什科夫這麼搞真的沒問題嗎? 以他的水平和兵力真的能打敗聯軍嗎? 萬一有個閃失,那不是危險了嗎? 嘿嘿,羅斯托夫採夫伯爵就是盼著有危險,或者說盼著緬什科夫大敗一場才好。 試想一下,緬什科夫不失敗,怎麼極大地削弱保守派的實力,又怎麼打擊尼古拉一世的威望和信心? 羅斯托夫採夫伯爵算得很清楚,以米哈伊爾公爵的水平守住多瑙河防線問題應該不大。以那邊的重兵對壘的水平,英法想要開啟局面絕不是容易的事情。 而且聽米哈伊爾公爵的戰報,還準備大規模地修築工事,簡直要把瓦拉幾亞變成要塞群。 這樣一來聯軍想要突破防線重創俄軍更加不可能。 反倒是塞瓦斯托波爾這邊變數很多,首先是科爾尼洛夫兵力不足,拜帕斯科維奇所賜,黑海艦隊海軍步兵損失比較大,而聯軍的兵力優勢又比較大,稍有閃失就可能出問題。 如果這時候換一個攪屎棍子緬什科夫去指揮全域性,你想想他會怎麼折騰,那搞不好就是一場慘敗,而只要塞外斯托波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