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仗還沒開始打,俄軍的指揮序列就崩潰了。士兵們只能自行做決定,必須完全獨立作戰。 這對於現代軍隊來說是終極考驗,所有進展都依賴小單位內部合作,每個士兵都將成為自己的將軍,這對士兵的素質要求極高! 當然啦,俄軍因為濃霧指揮序列崩盤是壞處,但濃霧掩護了他們的行動也是一大利好。 藉著濃霧的掩護,俄軍士兵成功地靠近到離英軍陣地相當近的位置。這時候英軍的米涅步槍的效能優勢就無從發揮了,而且為了躲避大雨,英軍的觀察稍還開了小差,哪怕當天凌晨稍早時分有人察覺到了山頂好像有動靜,但並沒有引起重視。 按照英軍的說法:“外面是一片濃霧,濃到我都看不到十碼外的人,而且幾乎整夜都在下雨,不過午夜以前很正常,但快要天亮的時候,就能聽到輪子的聲音,像是有人在移動炮車。只不過執勤的軍官並沒有說什麼,因為旁邊鎮子裡教堂的鐘聲從九點開始就一直在敲,樂隊也在不斷地演奏,將我們籠罩在巨大的噪音當中。” 不等英軍有所反應,索伊莫洛夫的部隊就從山頂殺了下來,俄軍的先頭部隊在濃霧中出現,一共六千人,別分來自科雷萬斯基、葉卡捷琳堡和託姆斯基三個團。 俄軍在炮彈山上架設的大炮也開始射擊,用兇猛地火力壓制英軍。英軍頓時手腳大亂只能慌手慌腳地逃跑。 槍炮聲終於驚醒了英軍第二步兵師,士兵們身著內衣東奔西跑忙著穿衣服忙著收帳篷,然後抓起步槍就加入佇列。 一切都是那麼慌亂,一些拉包裹的牲畜都槍炮聲嚇壞了在營地裡狂奔,踩傷了一些人,讓本來就混亂不堪的場面變得更加不堪。 當天負責指揮第二師的是彭尼法瑟將軍,他是德萊茜.埃文斯的副手。埃文斯早前因為墜馬受傷只能將指揮權移交給了他,但埃文斯依然留在營地指導工作。 彭尼法瑟定沒有選擇和埃文斯一樣的應對戰術,而是選擇向第一線增兵跟俄軍當面硬碰硬。 不能說彭尼法瑟的應對有錯誤,因為濃霧的關係,他並不知道自己要面對的是超過己方六倍的敵人,不過索伊莫洛夫也不知道他有多少人。 英軍士兵在彭尼法瑟的指揮下勇敢地對抗俄軍,因為濃霧的關係英軍各部之間聯絡中斷只能以小組方式作戰。 彭尼法瑟也很苦逼,因為霧氣太大他根本看不到俄軍和己方部隊的動向,更別提指揮了。他只能命令己方的兩個野炮臉朝著大概有敵人的方向開火。 按照他的回憶:“我能想象炮手們是對著敵人架設在炮彈上的大炮開火,只是每次發射後都吸引更多的炮火降臨在自己頭上。一些炮手倒下了,儘管我下令臥倒,但一顆加農炮彈還是朝我們飛過來,前排一名士兵的左臂和雙腿被打飛,他後面一名士兵被打死,但身上卻看不到傷痕……大炮以最快的速度裝填開火,每次成功發射後,巨大的後坐力都讓大炮朝著我們的方向衝過來……炮手們盡全力將大炮推回原位,每個人都累得氣喘吁吁……” 這一階段英軍炮手的主要任務就是開炮,只要能開炮管他炮彈飛到哪裡去了都無所謂,因為本來也看不到敵人,而且猛烈開火還能誤導敵人,讓他們以為英軍的火炮數量比實際擁有的多,大概就是以開炮換時間等待援軍、 如果索伊莫洛夫知道英軍防守的弱點,他一定會命令俄軍發起衝鋒,但是在濃霧中他什麼也看不到,而敵人猛烈的射擊特別是英軍用米涅步槍在俄軍逼近後再射擊是致命的精準。 因為傷亡比較大,他決定等帕夫洛夫跟進後再一起發起進攻。 可是就在幾分鐘後可憐索伊莫洛夫就被英軍米涅步槍流彈擊斃,接替指揮的普利斯托夫伊托夫上校也在幾分鐘後陣亡。繼續接替指揮的烏瓦日諾夫—亞歷山德羅夫上校沒多久也被打死了。 在那之後誰該接替指揮也就沒人清楚了,而且俄軍的指揮序列本來就崩了,也沒有誰急切地想站出來挑起重擔,只能派安德里亞諾夫上尉去找幾位將軍商量此事,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與此同時,凌晨五點,帕夫洛夫的部隊抵達了山腳下的因克爾曼橋,卻發現海軍分遣隊並沒有遵照丹嫩貝格的命令為他們準備渡河工具,只好等待浮橋搭好後再渡河。 早上七點帕夫洛夫過河後兵分三路爬上了高地,鄂霍次基團、雅庫茨基團、色楞金斯基團和大部分炮兵在右側,透過薩鉑路向上攀登與索伊莫洛夫的部隊匯合。 博羅金斯基團在中路,從沃洛維亞山溝向上,左路的塔魯京斯基團沿著採石場山溝陡峭多石的山坡向上爬,在索伊莫洛夫炮兵的掩護下攻擊英軍炮臺。 此時在山腳下,到處是激烈的槍戰。小股武裝東奔西走利用厚密的樹叢掩護互相射擊,就像騷擾部隊常做的那樣。 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英軍防線右翼的炮臺位置,渡過喬爾納亞河二十分鐘後,塔魯京斯基團的先頭營打退了炮臺的英軍警戒部隊,但是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