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7章 建議(下)

奧地利就是個坑貨,這就是李驍很堅定的認知。道理也很簡單,沒有哈布斯堡家族這麼不會做人的,看看他們19世紀中葉開始的一系列神操作,充分詮釋了什麼叫不作死就不會死。 1848年革命中最慘的是哪個國家?法國和普魯士雖然也受到了較大影響,但是基本盤穩定,沒什麼大事。尤其是法國不光負面影響比較小,反而藉著拿破崙三世復辟以及後來克里米亞戰爭的機會,一雪拿破崙大帝戰敗之後的全部陰霾,還緩和了同俄國的矛盾,並且成功地提高了國際地位。 普魯士也是如此,雖然國王被老百姓弄得有點丟面子,但是後面藉助革命帶來的正面效應,資本主義大發展,一步一個臺階,成功在19世紀晚期成為了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工業強國。 但是你在看奧地利人,同樣是爆發了革命,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奧地利不光依靠本身的力量搞不定匈牙利和捷克的民族起義,被起義軍揍得滿頭是包毫無辦法。差一點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匈牙利和捷克獨立成功。 可以想象如果匈牙利和捷克真的獨立了,那所謂的奧地利帝國就成了徹頭徹尾的笑話,緊接著什麼克羅埃西亞、義大利甚至波蘭人都要學習匈牙利好榜樣,到時候偌大一個帝國真心就只剩下祖傳的奧地利大公國這個基本盤了,幾乎可以說是完蛋算球。 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尼古拉一世這個奧地利人民的老朋友慷慨地伸出了援助之手,不求回報不計代價地幫助哈布斯堡家族平定國內的反叛獨立勢力,將岌岌可危的奧地利帝國從懸崖上拉了回來。 這種“國際主義”精神也只有當年路易十六援助美國獨立戰爭能與之媲美了。按說這是力挽狂瀾恩同再造的大人情,奧地利人或者說哈布斯堡家族怎麼也得念尼古拉一世和俄國人的好處,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尼古拉一世為核心的神聖同盟周圍,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情比海深吧? 但讓人目瞪口呆的是,在尼古拉一世跟土耳其開戰,再次大兵進入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之後,奧地利人的選擇是觀望中立,拒絕跟尼古拉一世保持統一戰線。 當然,這也無可厚非,畢竟要同時面對世界英法兩強,不能那麼衝動,保持中立也是合理的選擇。可是奧地利人的這個保持中立讓俄國人讓尼古拉一世恨得牙癢癢啊! 為什麼呢?因為當時普魯士也是保持中立,可普魯士人這個中立就是真中立了,並不為難俄國,甚至還充當俄國和英法之間溝通渠道的作用。 而且普魯士保持中立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在普魯士同奧地利鬧翻的時候,俄國是向著奧地利的,硬是逼著普魯士人簽訂了《奧爾米茨條約》,所以普魯士人一肚子火氣完全可以理解。 而奧地利人這個中立簡直就是背後捅刀子,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奧地利人在宣佈中立的同時,就往特蘭西瓦尼亞以及俄國邊境線上駐紮了數十萬大軍,一副虎視眈眈的隨時準備讓俄國好看的架勢。 這哪裡是保持中立,完全就是坑人好不好。反正當時給尼古拉一世氣得吐血,因為俄國一面要應付英法在克里米亞的登陸,一面還要在俄奧邊境上維持龐大的軍力應付奧地利人的挑釁。也就是說俄國就算有十分力也只能使出五分去對付英法。 這尼瑪是神聖同盟的小夥伴?是恩同再造的恩人?反正從那之後尼古拉一世就直接給冬宮裡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油畫背面寫上了卑鄙小人幾個字。可以想象尼古拉一世當時有多麼氣憤。 所以說,神聖同盟的破裂完蛋奧地利人是居功甚偉的。當然,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尼古拉一世死後,在普奧戰爭中,俄國人也報了一箭之仇,當時普魯士和奧地利關係萬分緊張的時候,奧地利問俄國的態度,亞歷山大二世的回答是俄國將嚴格保持中立兩不相幫。 然後奧地利人就以為俄國無意幫助普魯士,結果戰爭一爆發,奧地利人才發現俄國突然在兩國邊境集結了數十萬大軍,好嘛,這不是坑爹麼! 結果奧地利大使質問的時候,外交大臣亞歷山大.戈爾恰科夫公爵和亞歷山大二世的回覆都是:“我們不是過是學習你們當年的做法,你們當年是怎麼保持中立的,俄國現在就怎麼保持中立!” 反正從那以後俄國和奧地利的關係就再也回不到從前了,從在一個戰壕裡奮戰的小夥伴變成了生死仇敵。根子其實就在克里米亞戰爭,如果不是奧地利太卑鄙太無恥,把俄國人得罪死了,19世紀後半葉的國際格局走向真的很不好說。 但就是奧地利人這麼作,導致神聖同盟徹底覆滅,導致俄國對奧地利徹底死心和仇視,然後兩國在巴爾幹問題上的衝突和矛盾是一日比一日劇烈,最後終於在薩拉熱窩的那一槍之後全面引爆,最後導致俄羅斯帝國和奧匈帝國以及德意志第一帝國都轟然倒塌,真心是沒有一個勝利者。 當然,這些跟李驍毫無關係,他只需要告訴亞歷山大.戈爾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