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鼓動
“以後金的實力相信諸位將士們此刻心中都是清楚的,我知道大傢伙是有些不安,事實上我心中有沒有把握?,心裡也有不安,在近些年來畢竟我大明與後金的戰事皆是勝少敗多……後金國他們雖然幅員不是很遼闊,但是其軍隊素質都是十分高的,八旗子弟個個驍勇善戰,尤其是多爾袞的正白旗,我知道諸位是恐懼他們的實力,但是我們不能就這樣輕輕鬆鬆向他們妥協,然而就因為後金軍強大,我大明就只能忍氣吞聲了麼?我們大明的脊樑都到哪裡去了?你們可以退,因為你們都還有妻兒老小,他們都需要你們的保護,但朱慈烺卻不可以,因為我不僅僅是流流淌著皇室的血脈,我還是大明的一份子,我的身後就是你們,我哪裡有退的理由?我應當為天下流盡最後的一滴血,不知諸位現在做何感想?”
“諸位將士可能不知,連年來邊境戰事不斷,後期的實力越來越強大,是我們大明,王朝過於放縱的他們了,正是由於我們這樣對他們,才讓他們加肆無忌憚的在邊境燒殺搶掠,此時此刻後金軍已攻入了我大明的疆土,攻打我大明的城池,殺戮我大明的軍民,搶掠我大明子民的財富,可即便如此我大明仍要和親、仍要割地仍要賠款,我們還要去求那幫侵略我大明領土的惡徒,現在我們居然淪落到求他們回去地步?……若是我大明子民都這麼想,那麼我大明就離亡國不遠了!想想先祖披荊斬棘,為了子孫開創盛世後代,而吾輩卻在一心一意苟且偷生,本皇子實在不知大明人的脊樑都到哪兒去了?”這話說的非常的大,幾乎全場的人都聽得見,但是他們都一聲不吭,這個時候誰出來反對,那就是人民的公敵。
他還真是什麼都敢說啊……
大明皇帝朱由檢身邊的諸位官員聞言低了低頭,他們裝作沒有聽到,還是低著頭靜靜地等待著皇帝的命令。
“古人誠言死於憂患、死於安樂……後金國要成就一統天下的霸業,那麼我大明就勢必是他們擴張疆域過程中的阻礙,後金疆域不足,勢必向南入侵,我們要是嫁一個公主便能使後金軍退兵?啊,這麼多年邊境為什麼還是戰火不斷呢?,豈不是嫁公主都能讓邊境和平嗎?但凡抱著這種可笑想法的全是他孃的蠢材!本皇子說的是不是很有道理?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就算這次我大明妥協,嫁出了太平公主,咱們割了地賠了款,出於道義上使後金軍撤離了我大明的疆域……即便如此也請你們記住,後金軍之所以撤兵,絕非是因為一個和親的公主,那只是因為他們兵力還不夠富裕,在戰略意圖上他們有蒙古的牽制,他們現在還不敢大舉南侵,只可能是他們暫時無法一口氣吞掉我大明,現在他們也只不過是步步蠶食吧,他們企圖逐步吞蝕我大明的疆域罷了!等慢慢的他們的實力逐漸崛起,等皇太極綜合全軍的實力,他們必定有所舉動,一旦日後那幫強盜有把握吞掉我整個大明瞭,別說一個太平公主,就算是十個一百個公主,也改變不了後金那幫強盜企圖吞併我大明的決心!”
“這個割地、賠款、納貢,我從來就不支援,太祖皇帝在世的時候就下過嚴令,不割地不賠款不納貢,因為那會使敵軍越來越強,我大明越來越弱……很有可能我大明給予後金國的賠款,會變成後金軍手中用來殺戮我大明軍民的利刃,想變相的讓後金不斷的崛起,而我大明的實力卻越來越弱,我大明割捨的城池,將會成為後金國用以攻打我大明的碉堡,他們一定會一步一步的穩紮穩打向南入侵,要是遇上一個災荒之年,百姓不富裕,則全國稅收就會沒有增加,將士們將會沒有糧餉軍資,這時候才會是大明王朝的災難之日。”
“事物總是在發展的,後金的實力不會一直停留在那個地步,待等有朝一日,後金不斷的崛起,差不多已經達到和我們平起平坐的地步的時候,到時候我大明因割地、賠款、納貢又不能滿足他們的胃口,這時候我們衰弱到再也無法與後金國抗衡,到那時候所謂的和親有屁用?啊那割地有屁用?我們對於後金的納貢、賠款,這些東西都還有屁用?那時候人家已經看不上了,人家根本看的不是你的女人,而是你地盤上的所有女人。”
“那幫後金強盜們會想,他們要是攻滅我大明,那些土地、許多財富美麗的女人,這些東西怎麼不會有呢?他們想要什麼?什麼會沒有?等到後金國的利刃架在我大明的頭上時,你和我,還有我大明萬萬千千的子民,還有你的妻兒老小就將是亡國奴!到那時候就是他們的奴隸,我們漢人將不再會擁有這個天下的主權,就會因為你們的無能,不得不讓蠻夷竊取了這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