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召對一
皇帝朱由檢在早朝以後,便在王承恩的帶領下,回到了自己的寢室宮殿,和自己的周皇后談心,因為朱由檢信得過的人,只有周皇后和王承恩,周皇后跟著自己不知吃了多少苦頭,一直到今天,勞心勞力的幫皇帝管理著後宮。
王承恩雖然是一個太監,但是也是才高八斗的,只是因為明朝官制,像王承恩這樣的大太監,都是從小到大跟著皇子們讀書,其聰明程度也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提並論的,朱慈烺只知道作為一名太監,王承恩確實是費心費力的,幫助大明王朝出了不少的力氣但是也沒有能阻擋滿清韃子的鐵騎,三萬關寧鐵騎成為一堆破磚爛瓦.
這為崇禎皇帝是大明王朝的最後一名帝王,十七歲登基,至今在位也已經有八年了,不僅成功的剷除了魏忠賢等人,把閹黨打入萬劫不復之地,查出閹黨部分證據通敵叛國。
在民間皇帝頒發了許多詔令,輕搖賦稅,讓百姓得以度過這個不祥之年,在對外戰爭中,成功的抵住了滿清韃子的鐵騎,不能使其前進一步,對於祖宗的江山社稷皇帝也是勤勤懇懇,正如埋頭苦幹的書生,天天都在批閱奏章.
朱由檢並不是一個滿足於現在地位的一個皇帝,他野心勃勃,希望成為秦皇漢武那樣的君王,並沒有滿足自己現在對祖宗做出的貢獻,小子自己應該恢復太祖皇帝的氣勢,讓蠻夷不敢入侵,但是朱由檢自己已經是華髮早生,自己也在想著,這樣選出一個合適的繼承人,畢竟自己去見祖宗以後,不至於無顏面對先祖。
可是最讓人揪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這些皇兒一個個都已經宮學,比起以前小時候都知道爭自己的位子,因為這個才是所有的皇子王爺夢寐以求的事情,現在讓他從自己的孩子的選擇一個出來當繼承人,還真的是不好選擇,因為自己的皇位就是哥哥傳給自己的,按道理自己應該把皇位傳給自己兄長們的兒子。
現在的朱由檢就是想著先好好的培養自己的接班人,斷了幾個王爺的念想,不然的話,可能會導致皇子王爺自相殘殺,畢竟往事歷歷在目,當年的玄武門之變,本朝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自古以來皇位這個問題就是天下人的問題,事實上他也明白,這個事情,必須快刀斬亂麻,就是他大明王朝的皇帝也無可厚非。
有的時候朱由檢想過幾年在考慮太子的人選,因為自己還年輕,正值壯年,想多給兒孫們奮鬥幾年,可是八年的勤勤懇懇,讓自己的心已經是勞心勞神,在這個時刻,他的想法就是早點選擇一個接班人,必須在自己還在人世的一天,把自己手裡的權利成功的交還給自己的兒孫,只有才不至於讓自己的大明王朝毀於一旦.
可是現在朱由檢他也不知道選擇那個皇子,因為每一個皇子都還是不大的,也都是10歲左右的樣子,在古代,像他們的這個年齡段,已經可以娶妻生子了,現在的朱由檢隱隱約約感覺出自己沒有什麼想法.
朱由檢喊道:“王承恩何在?“
“皇爺,老奴在,不知有何吩咐?“本來王承恩自己就是低姿態,現在的頭差不多都快掉到地上了.
天子自己若有所思,看著窗外,喃喃說道;“我知道你有識人之明,你幫朕看看,朕的孩兒們哪一個可以繼承大統,將來可以成為像秦皇漢武那樣的人.“
王承恩自己不禁抖了抖自己的殘軀,雖然他從小到大伺候皇帝的身邊,皇帝這是因為信任他,才這樣和他說道的,可是這不是一般的事情,就是自己是皇帝身邊的大紅人也不敢這麼說.
他難為情的對皇帝說;“皇爺你折殺小人了,這是天家之事,老奴一個身體殘軀之人,豈敢妄言,皇帝有什麼想不通的,可以和皇后商量,再不濟還有朝廷的進士們,皇爺這樣問我,我真的是回答不了.“
皇帝一臉無奈的說道:我看你是不敢說吧,還是你怕得罪人,說吧,在朕這裡,有什麼不敢說的,朕恕你無罪.”
王承恩這是有點為難,雖然皇帝自己是那樣說了,但是自己可不能瞎說,後宮人多嘴雜,一不小心就會陷入萬劫不復,這不僅僅是幾位皇子的事情,也是後宮娘娘們關心的事情,就連朝廷上的那些人都盯著這個事情呢,這時候自己要是說了,第二天,就可能讓那些大臣們彈劾自己,自己可能就人頭落地了,就是皇帝也救不了自己,因為這是太祖手詔,後宮不得干政。
王承恩自己緩緩說道:“天家的事情,皇帝心裡應該有考量的”王承恩再一次的把難題留給了皇帝,皇帝沉默不語,過了一會兒,才開口說道:“王承恩,你明日告訴各位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