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與三皇子弘譽臉上掃過。
二皇子……現在失計較了。
大明皇帝暗暗地嘆了口氣。
在大明皇帝看來,別看此刻朱慈烺毫無表示,但這並不代表此子現在認慫了,根據皇帝對這個兒子的瞭解,此時的宋王朱慈烺儼然便是暴風雨前的寧靜,這傢伙十有八九正在考慮著反制的手段,就如同當初反抗他這位父皇時一樣。
不過對於二皇子這一手段大明皇帝還是比較認可的,畢竟他的做法那是在規矩內的手段,這傢伙的確很高明,前提是二皇子自己真得有能壓制那位宋王朱慈烺的心智與手段。
倘若換做其餘皇子大明皇帝也不好評價,但是對於這位宋王朱慈烺,說實話皇帝並不看好二皇子的這個手段,他甚至已經做好準備,那個素來頑劣的朱慈烺有朝一日會將整個都攪地天翻地覆。
然而隨後的事實證明,即便如此大明皇帝還是小看了他的這個兒子。
家宴仍舊繼續著,這時候彷彿二皇子向宋王朱慈烺發難的事並不曾發生過一樣。
酒過三巡的時候便是諸皇子向皇帝展示他們最近成果的時候。
首先最富期待的三皇子在殿內吟賦了一首,他針對今日端午家宴所提早準備的《宴賦》,這辭藻精美一如既往地博得殿內眾人的眼球,就連大明皇帝亦頻頻誇讚他。
而其餘的皇子們雖然沒有這位麒麟兒的才智,但他們這些人亦吟了幾首詩來助興,而朱慈烺那位年紀最小的兄弟則是聲情並茂地吟了一首先人的辭賦,大明皇帝自己亦給予嘉獎。
期間朱慈烺依舊是面無表情,誰都看得出這位宋王現在心情不佳。
而這回就連大明皇帝都沒有再主動問及,畢竟他也曉得這個兒子因為二皇子的發難,此刻正處於發作邊緣。
終於最後輪到了二皇子的壓軸戲。
只見二皇子起身說道:“父皇這些日子皇兒與的少諸位大人以及諸位講師,我等在歷代聖賢言論聯的基礎上編了一本新書,還請父皇過目。”
此言一出滿殿譁然。
你們編寫新書?這是要立言?
要知道儒學有三立之說,也就是有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說白了就是告訴大家做人做事做學問,而其中立言對於當代的影響力最大,哪怕現在二皇子取了巧藉助了少傅等人的智慧才編成這部書,但只要這部書釋出天下二皇子的聲望立馬會達到頂峰。
畢竟並不是所有人寫的文章都有資格稱為書的。
現在所有有心皇位的皇子們他們的表情頓時變得極其難看,尤其是三皇子。
他這傢伙竟……編了書?
三皇子下意識地攥緊了拳頭,要知道這傢伙一旦皇帝認可了二皇子所編的書,這一會可能就在朝會中向臣子們炫耀,這部書立馬會變成當今大明一股盛行的風向,到時候二皇子的聲望會達到巔峰,那個時候自己再不是他們能夠撼動。
諸皇子們神色不定地瞧著陪席於二皇子的少傅將那本新編的書恭敬地呈於皇帝案前。
這回,他自己可是走在其餘兄弟之前了……』
大明皇帝暗暗感慨著。
平心而論,大明皇帝並不覺得二皇子的才智在眾兒中名列前茅,但不可否認中有高明的臣子充當二皇子的智囊。
這不這一本新書編成二皇子的地位將難以撼動。
“念。”皇帝用眼神示意著大太監曹化淳。
頓時整個殿內鴉雀無聲,只聽到曹化淳尖聲嗓子念著二皇子主導所編的新書。
相比較出現在嬪妃席中與公主席中那些低聲的嘖嘖稱讚,三皇子等人則是側耳仔細傾聽著,他們這些人現在希望能從書中找出什麼漏洞,因為這個時候這將是他們唯一的反攻機會。
但遺憾的是這個時候既然二皇子有自信拿出這本新書,便有自信叫這幫兄弟挑不出刺來。
完了……
涼涼啦……
三皇子與其他的皇子們萬念俱灰,因為方寸大亂的他們根本就無法從書中挑出什麼刺來。
而就在這時大殿內忽然響起一個異類的聲音。
“你等會!”
“這……”曹化淳的聲音戛然而止,不解地望向傳來聲音的地方。
宋王朱慈烺的席位。
“為何打斷慈烺?”大明皇帝皺眉問道,因為要知道他方才也在仔細傾聽。
畢竟大明皇帝撇開這皇子們的明爭暗鬥不談,對於自己的兒子能編成一本新書這對於皇帝而言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