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各個城市的書店裡,都能買到這本書了!
《傳染》如果在現代出版,就只是一部災難片,很難引起轟動,但在這個時代……這部小說,同時還是科幻小說。
它描繪了一個光怪陸離的未來,仔細想想,這個未來又是有可能的。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非常吸引人,讓人想要迫不及待地看下去的小說。
繼西林這種『藥』物之後,《傳染》這本書,也飛快地在美國流行起來。
出版社賺了許多錢,不停慶祝的時候,一些在美國接受教育的華人,也激動起來。
他們的小說,竟然被翻譯成了英文,在美國大受歡迎!
所有的華人,都有種與有榮焉的感覺。
“沒想到天幸先生的書,竟然能走出國門!”
“我真想見一見天幸先生。”
“我已經買了書,又買了一些報紙寄回去了。”
……
當然了,這本書不單單隻在美國受歡迎,它甚至被人帶去了英國,然後在英國流行開來。
英法兩國戰場上計程車兵,如今已經有一些人用上西林了,他們之前並不知道西林是怎麼來的,現在才知道,原來西林竟然是中國人發明出來的。
這時候,一批批的中國勞工,剛剛到達英法兩國不久。
英法兩國的普通人雖然看不上這些衣著破爛,看著畏畏縮縮的勞工,但對他們還是很友好的,英法兩國計程車兵,也對這些勞工不錯。
畢竟這些人是來幫他們的,他們看到這群人的樣子,還少不得有點同情這些人。
在原本的歷史上,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英法兩國計程車兵開始將在戰場上產生的各種情緒發洩在勞工身上,剋扣勞工的伙食,雙方才會起衝突,勞工們的待遇才會越來越差,但即便如此,事後這兩個國家的普通百姓聊起這些勞工的時候,還是有很多人喜歡他們的,覺得他們勤勞善良。
現在,在雙方關係還很不錯的時候,英法兩國的人知道了西林,看到了《傳染》。
戰場上的一條壕溝裡,一些中國勞工正在挖戰壕,而一個英國人在看著他們。
這些黑眼睛黑頭髮的人非常勤勞,都不用他盯著,就會把戰壕挖好,這個英國人非常喜歡他們,總是跟他們說話,讓總跟他待在一起的中國的人英文都好了很多。
這天,他又說起來:“嗨,夥計,你們知道西林嗎?知道《傳染》嗎?”
這些勞工都不知道。
這個英國人也不在意,繼續說起來:“你們的國家,真是一個神奇的國家,我小時候看馬可波羅的遊記,就很想去你們的國家看看,後來聽說那裡並沒有那麼好,我才放棄了這個打算,現在我又想去看看了!可惜這該死的戰爭,總是打不完!”
這些勞工跟他說著話,同時也是默默地記下了《傳染》這本書。
當初出國前,英法兩國許諾了這些勞工很高的薪酬,但實際上他們拿到手的並沒有那麼多,不過就算這樣,此時的他們,也是有薪水的。
他們中有些人把錢全都攢了起來,打算帶回家去,卻也有人在看到自己的同伴死在船上,或者在挖戰壕的時候被炸死之後,不再存錢,倒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有什麼錢一下子就花光。
也因此,他們認識了附近小鎮上的居民。
這些居民對他們本來就不錯,而這會兒更友好了,都是因為西林。
這些遠在異國他鄉的勞工,竟是莫名地感受到了一種慰藉。
《傳染》這本書在國外大受歡迎的時候,穆瓊還在學外交。
越是學,穆瓊越是能感受到,國家與國家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還有各種利益糾葛,比如說,當初列強會扶持清朝,幫助清朝組建水師,在中國建鐵路,其實未嘗沒有防備俄國,封鎖俄國的意思。
而嶽朝郢最瞭解的,無疑就是俄國的情況了,事實上,穆瓊對俄國如今的情況,也是瞭解的。
就在這年的十一月,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而正是這場革命,讓中國的某些人,堅定了地走上了某一條路。
而十月革命帶來的,還不止這些。
按照一些民國時期的書籍的記載,十月革命爆發後,大批的俄國貴族帶著僕人開始逃亡,而他們中很多人,都是往中國逃的。
他們帶著大批錢財來到天津上海的租界居住下來,甚至買下了上海租界的一條街,生活非常奢靡。
可惜的是,這些失去了土地,沒有收入來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