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客人很多,但陳老闆並不忙,畢竟現在店裡的員工很多,還有張掌櫃幫忙。
他這個當老闆的,甚至可以在上午的大好時光裡,泡一杯茶,然後看報紙。
他識字不多,但還是識字的,那些文縐縐的文章看不懂,樓玉宇的文章,其實能看懂不少。
陳老闆逐字逐句看過去,看不懂的就連猜帶蒙,竟也將整個故事看完了,然後有一搭沒一搭地跟張掌櫃說話。
“樓玉宇寫的真好,他是不是個醫生?”
“我們老百姓,真的不敢生病!”
“也不知道我兒子在國外,有沒有生病……他身體好,一定不會生病!”
……
張掌櫃忙得很,沒空理他,倒是一個來吃飯的客人道:“老闆,你也在看《求醫》?”
“是啊!”陳老闆道。
“我也覺得這故事寫得好,我們老百姓,最關心的就是治病的事情了……你說那些官老爺,不想著多教點醫生出來,怎麼整天就知道說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不好呢?”那客人又道。
普通老百姓對中醫的認可度還是很高的,陳老闆也很相信中醫,兩人頓時熱火朝天地聊開了。
震旦大學。
鄭維新的同學們,正在為報紙上中醫發表的文章生氣:“那些中醫就知道寫些陰陽五行之乎者也的文章!隨便一點東西熬熬就吃,他們不怕吃出病來?”
“很多『毛』病中醫根本治不好,還是要西醫!”
鄭維新以前,也是會在這種時候義憤填膺的人之一,但現在……“其實這些也沒什麼好爭的。”
“維新,你怎麼這麼說?”有同學不解。
“老百姓現在缺醫生,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他們都缺。”鄭維新道:“中醫真要沒了,那些百姓又要找誰治病?”
書裡有些人生病中醫治不好,但也有人受傷後擦點草『藥』止了血,又或者在得了傷寒後請大夫治好了。
這些學生都沉默下來。
他們換了一個話題:“這樓玉宇也不知道是做什麼的,之前我覺得他是學化學的,可現在……我怎麼覺得,他像是學醫的?”
鄭維新沒說話。
他才不告訴這些人,樓玉宇是個十六七歲,沒上過大學的。
《求醫》的討論度越來越高的時候,商業印書館,終於將《留學》印刷完畢,開始售賣了。
上海的書店裡,很快就擺滿了《留學》,此外,商業印書館還花錢在大眾報、申報、新聞報上面分別打了廣告,說了《留學》已經出版上市的事情。
作者有話要說: 改了錯字和章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