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形式的吉祥形象,象徵龍的子孫繁衍興旺、健康成長之意。鍛銅打造的“黃龍童子”銅像一尊,正看一分為二,側看二分為四,生動活潑。造型有趣。
月老祠是黃龍洞的主景。祠內正中有月老塑像一尊,手執“婚書”,神色和藹,似在祈求天下戀人終成眷屬。兩旁有兩幅壁畫,左為唐伯虎點秋香的三笑姻緣故事,右為唐代狀元牽紅線選宰相之女為妻的故事。
雲落和柳燻在月老祠拜了香火,據說新建的月老祠已經成為黃龍洞的主景,凡是來到黃龍洞的情侶是必到月老祠一遊。有的還在月老鵰像前磕拜。
鶴止亭邊的黃龍新樂府內,每天都為遊客演奏動聽的江南絲竹。代表曲目有:《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梁祝》等經典名曲音樂。
黃龍民樂表演廳的西側是一處幽靜的小院子。在竹林的懷抱中,涼亭寂寞地孤獨佇立,也許這裡實在太偏僻了吧。
近幾年來,黃龍洞工作人員全部古裝打扮,池邊亭簷上斜掛著太白遺風的酒旗,遊人可入內小酌。憑欄觀看前面亭子裡西湖市黃龍越劇團表演的戲文。也可在黃龍古洞前聆聽國樂古曲,音響經古洞反射十分宏亮,曲畢大有餘音繞樑的感覺。
雲落和柳燻遊罷黃龍洞的主景區,上山可觀賞另一主景圓緣臺,但須走一段小小的山坡。
圓緣臺是一個供遊客鎖同心鎖及舉行婚慶、結義大典的活動區。正中高懸一把同心鎖。銅鎖之中有“緣”字花紋,兩邊伸出許多紅線,在紅線上掛著各種別緻的小同心鎖,繫結伴同遊的戀人購買後掛上的。
這種同心鎖內有小小空間,可以存放情書和信物,為遊客珍藏心中秘密。
圓緣臺兩旁懸著一幅寓意深刻的對聯—金鎖銀鎖,鎖鎖關聯,無因千載難開此鎖,你心我心,心心相印,有緣一生永結同心。中心高懸一把直徑五米的巨型銅製同心鎖,精雕細鑿,鬼斧神工,堪稱“世界鎖王”。
銅鎖當中“緣”字花紋,暗示金玉良緣,永結同心。兩邊伸出許多紅線,連牽至兩旁雕龍刻鳳的石柱上,上萬把造型各異的精製小銅鎖隨風振鳴。這種雙聯同心鎖當中有小小的空間,供戀人存入所寫的私語和信物、刻上姓氏和日期。
雲落和柳燻掛鎖後,取一張編號的“緣書”為證,日後如再來重遊,看到以前的情話或信物,追昔撫今,樂趣倍增,這也是民俗園舉行婚慶大典的主場地。
從圓緣臺沿山徑上行,雲落在沿途可見臥雲洞石刻。據說洞壑寬敞,常有霧氣瀰漫,因名臥雲洞。可惜天色已晚,無法進入洞內。繼續往上就是通往寶石山棲霞嶺的後門出口,出口往東是寶石山上的保俶塔;往西而下乃為岳廟。
兩個人是懶洋洋的行走著的,就下了山來,乘坐公交到湖濱公園。公園門口矗立一塊清朝乾隆皇帝御筆的題詞石刻。
在湖濱公園的漫灣處,一片空曠的水域上,蟄伏著田田的荷葉,挑出一個亭子來,雙重簷、歇山頂、六根木柱支撐,建造得異常輕捷,通透,有如點睛一筆,把遠山近水的神氣都聚攏一起,是西湖上的標誌型建築之一。
古時此處原有黑色小亭,後在風雨中損毀。清雍正四年於水濱中重建校射亭,供皇帝安全巡閱駐防營的八旗子弟。當時亭子灣處花柳竟放,天天是刀弓競響、而魚鳥不驚,故稱“亭灣騎射”。
亭子周圍,平沙淺草,是清朝時八旗子弟騎射練武之所。附近湖岸的地面上,鋪設著許多刻有健身習武圖的地磚;連線亭子和湖岸的路面沒有護欄,據說這是為了在閱兵時視野開闊。
從亭灣騎射漫步湖岸,一座拓印著乾隆皇帝手跡的石碑赫然入目。“乾隆閱武詩碑”儲存完好,字跡歷歷在目。
雲落漫聲讀著乾隆“旭麗直風輕,廣場試閱兵”的詩句,再看看亭灣騎射和開闊的湖面,昔日的刀光劍影彷彿又浮現在眼前,“沙場秋點兵”的豪氣不覺湧上胸膛。
不遠處有一座造型典雅的亭子,此亭名“晚香亭”,匾額為當代書法大家題書。亭子兩側有張學理撰、商向前書寫的楹聯:風月無邊信是湖山著意;園林有幸只緣翰墨多情。這裡經常聚集著一群越劇票友,優雅的曲調給西湖增添了一點別樣風采。
晚香亭對面,大片金黃色的荷葉高高地浮出水面,時值初冬,只剩下敗葉與殘藕相伴,雖無荷花的清爽風姿,卻也獨有殘缺之美態。
不遠處有一停靠著各式遊船的埠頭,遊客可以從那裡租條小船,船伕站在船尾,一邊搖櫓一邊講解與各個景點有關的歷史傳說,小船緩緩而行,隨波盪漾,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