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裡行去。
我心中立時充滿了好奇,不知李華接下來又要做些什麼事,跟在了身後,踏入了我從未進入的大山深處。
星光下的雪夜仍然到處是一片模糊看不清楚,如果稍不留意跌入了山谷可不是小事。
我十分小心,李華卻輕車熟路地在前面悄然地飛奔。到了東方一點魚肚白時,我們進入了一個奇異的石叢中。
乾乾淨淨地一條小道直通前方,有時會繞上幾個大的彎,可一路行來竟然沒有一點雪的痕跡,漸漸地靠近了一座石山。到了山腳沿小路直上,眼看著路已沒了的時候,李華停住了腳步,站在那兒等著我。
見我到了,李華拉住我的手,一頭向石頭上撞去,我大叫一聲“不”已來不急了,我被他帶著一個踉蹌向前一栽,謝天謝地沒有撞上想象中避之不急的大石,卻是進入到了一個山洞裡。
一條長長的甬道向前方伸展,甬道兩面的牆避上發出著柔和的光。
光影中轉過身來的李華衝我一笑,往深處走去,我急忙緊緊地跟著,萬一有個什麼事也好相互有個照應。
如此行來大約一個時辰,前面是一個不大的石洞。
李華走到洞內一個稍平一點的石頭上坐了下來後,得意地對我笑道:“哥,這是俺的洞府”。
第二十六章 李華的洞府(二)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風龍,而遊乎四海之外。
這是一個不太大的洞穴,面積約有個三十餘平方,高約四米左右,由一條長長的甬道通向外面的世界。洞壁上到處是斧鑿刀砍的痕跡,甚是粗糙,不過看起來到也四方齊整。地面則顯得十分狼籍,凹凸不平。
李華坐的是一個高出於地面許多的大石塊,這樣的大石塊在洞內有三個,在一個象是桌子一樣的大一點的石頭上擺放著一個陶甬和陶製道琴,那是前些日子來的道士給李華的。
在甬道與洞相連的洞口上方有四個我不太認識的字,歪歪斜斜地深入石壁有個半寸許,只有一個字隱隱約約地認為它是個“天”,不過倒與環境十分地相融。
在進洞的右側的一行小字,倒完全認的清楚,不過都是繁體,要知我在學校已經歷過一次字型的簡化,有些還能認得,但讀起來十分地吃力,便只好作罷。
在洞壁上和甬道的牆壁上不知是用什麼材料作的發出不刺眼但卻十分強烈的光芒,照的洞裡一片光潔。
“這是你的洞府?”我詫異坐在了石頭上問道,心裡當時對洞府一點都不明白,可以說就壓根不知道洞府是幹什麼用的,這麼一個山洞為什麼又叫做洞府,難道費的這麼大的功夫只為了能夠在裡面休息不成。
“是的,這就是俺地洞府,”李華不清楚我的想法,抖動著雙腿得意地說著:“哥,這可是俺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的才清出來的結果,不過看起來還是相當不錯的。”
我還是有點不信,這麼深的一個洞,就憑李華?別說是一個人,就是百兒八十的人一起幹沒個三年二載地休想完的了工。加上洞一直深深地通到了這裡,絲毫不覺的氣悶,一定還有其它的什麼通風的口兒,還有不用點燈牆壁上是如何發光的,這都已經不是當時我所能理解的了,我有些疑惑地盯著李華。
李華看著我一笑道:“哥,這個洞可不是俺挖的,是那個道士先發現的,後來他還在這住了一天。他把這個洞給了俺,怎的成不?”
道士無心帶著李華出了門,雖然他給李華的爺爺找了一個風水寶地,可始終不相信有一個靈氣所在的地方會沒有其它的物事存在,於是向大山而去。
道士們原本就對什麼洞天福地地十分在意,那是因為這些所謂的靈氣無限之地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練氣,加快自己修為的程序。
在無心將他的想法告訴了李華後,李華感到十分的興奮,二話沒說陪著無心上了路。
無心身上帶著一個羅盤,上面寫滿了文字,這麼個小東西我第一眼在家裡看見它時叫它為指南針,為此無心十分不樂意地同我爭了起來。
無心的意思是說這是上古的祖宗們留傳下來的,豈能用那些個簡陋異常的東西相比。
我無法爭過他,更何況他又抬出了老祖宗,只好閉嘴,心裡卻是一直認為他拿的那個東西明明就是一個指南針。
在路上,無心告訴李華說大地是有靈氣的,而且也是及有規律的。
比如現在在大一點的城市中有電燈這麼個東西,用的電就是用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