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7部分

進了門後直奔了三樓,取出自己一寸的照片後在登記臺辦了讀書卡,隨後便去二樓檢索圖書,查閱自己所需的內容。

對於課本中的現有的知識我並不感興趣,檢索的重點自然放在了修行和天文地理,很快查到了些古人的文獻,在櫃檯上遞上了自己所需圖書的名錄,櫃檯裡的年輕女子看了我幾眼默默的行到一排排的書架後很快的取出了書籍,抱著十數本書行到了櫃檯前的桌旁放下書後坐在了椅子上,對於一些曾有過的傳說細細的檢視起來。

洞天是指所謂神仙居住的名山勝境,《天地宮府圖》雲:“十大洞天者,處大地名山之間,是上天遣群仙統治之所。”在東晉道經《道跡經》早列出了十大山洞及與此相應的十大洞天,再後來此學說被唐司馬承禎《上清天地宮府圖經》和杜光庭《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等道書所記錄。

對於洞天之說因我身處其內和曾有的經歷便用心的看起來,至於那些相對我來說還是遙遠的地方我只能將它們暫時放在了一旁,主要還是想了解我現在所擁有的那座“蓬玄洞天”和它的建設者山圖公子。

按理來說“蓬玄洞天”應位於東嶽泰山,古時稱為兗州乾封縣也就是現在的泰安,自漢朝以來是均被當成是考校死魂鬼神的一處所在,不知為書上所記載的那個洞其與我的家鄉的相距了一些路程,也不知那一個才是真正的洞天,也許本就是兩個相生的空間一前一後的被開掘而出,不過依著我能從石山的洞中直抵廬山龍首崖,看來我家鄉所擁有那一方天地應是第一處真正的所在了。

古人們對山的崇拜大概是取決人類生產、生活中對它的依賴,《尚書大傳》中孔子曾說:“夫山者,嵬嵬然草木生焉,鳥獸蕃焉,財用殖焉,四方皆無私與焉。出雲雨以通乎天地之間,陰陽和合,雨露之澤,萬物以成,百姓以饕。此仁者之樂於山也。”當然主要是在兩個方面的表現。一是有“山林之饒、水泉之利”、“山林川壑丘陵,民所取財用也”,二是“觸石而出,虞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天下”,其間自然是“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了。

古來自有太昊說、金虹氏說、少昊氏說,總是從某一個方面若明若暗地顯示了山的自然和壯觀,在盤古的傳說裡更將山與開天闢地的主樂靜信聯絡在了一起,當然也有著自我提升地位之嫌,主管著“蓬玄洞天”這一方的神靈正是天帝之孫,而上清真人以及山圖公子兩人將這一傳說推至了頂峰,再經過“神仙”們的努力從而將“蓬玄洞天”唱響天下,這其中也夾雜了那一方大神黃飛虎,雖然是小說家言,可是也當有著故事的真實背景。

遠古時的人們認為人離去後魂神歸了岱山,所謂歸了岱山就是歸了山神管轄,這是一種再明顯不過的落葉歸根的想法,岱山也就今日的泰山,它成為了一個神山傲然立於世間,也是一種文化和傳說的使然,總的來說即是魂靈歸後位俱進了“蓬玄洞天”,從那裡再去投入自己的輪迴。

山圖公子可真是了得,自已一人行遍天下後便著書立說,不久又得了個洞天后便開始了自己求仙的歷程,這一過程時日漫長直至他丟下了肉身跨入虛空,其間其所修行之地便是在洞天之內,在他的書中記載了些故事,那些即有真實發生的也有其想像的,最為重要的一件事他慎而又慎的以一段文字作了記錄,“餘有幸焉迎天姥駕鳳臨,耿談良久頓悟天地之大理,觀其離時忽化成小星瞬息即渺,風雷相從。”

看至這裡我不由的大諤,這個山圖公子本是個真實之人,如果他記錄的事是千真萬確的,那麼在那一個時間他曾親眼看見一個女子騎著鳳凰從天而降,然後傳授了他天地的大法後女子即化做流星而逝,隨著那女子的離去天地間風雷交加,這讓我想起在太清的那個傳說故事裡,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女神騎著鳳凰從天而降。

怔怔的坐在椅子上看著面前這十數本記錄著不同內容但含意相同的書,心裡一時有了些訝異和不解,如果那個女神也來過這個世上只是不知她要做些什麼,為何在我們這個世界的傳說中並未有過她的事蹟遺存和關於她的驚天動地的傳說,難道她僅僅是為了讓山圖公子知道天地大法後即折身而去,這也太說不通了。

不過那位女神還真是了不起,她在各個空間內騎著一隻鳳凰隨意往來,對時空的阻融更是視若無物,不知怎的我忽然有了一種奇怪的想法,那就所有的仙神們所修練的功法均來自女神,無非是教些弟子再去創立開闢出更多的人世,她的目的是不是為了讓她自已能夠得到更多的先天之氣以保障她的青春能夠長久,只是她來自的那個世界卻又是由誰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