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不定怎麼給自己的功勞打折呢。
蘇凡要做的就是飛艇了,飛艇的材料她已經有了,飛艇的科技樹開啟,儘管她不能夠利用自己身體將其直接生產出來,但是上面的材料可是能夠用在船身上的,這種輕質的塑膠的剛姓和緩衝能力都是很不錯的,並且即使用火燒也不會被點燃,是用來填充串聯導彈破甲彈頭和爆炸彈頭之間的非常好的緩衝材料,正是因為超級大力神飛艇的解開,蘇凡才有了這種串聯彈頭的反艦導彈。
第十章 真正的黑科技
蘇凡經過一系列的計算,打算弄出一個長一百米,直徑三十米的小飛艇,反正上面又不需要坐人,只要能將裝置放進去就行了,至於那個觀測裝置也有現成的,天文望遠鏡什麼的直接購買就行了,這裡的人精神力比地球上的要高多了,相對應的精工也高了很多,製造出來的鏡片可是要比地球上的還要好。
這種光學的望遠鏡蘇凡採用的是折射型的望遠鏡進行小倍率的放大,而真正進行精確放大的是反射式的望遠鏡,反射式的望遠鏡是牛頓發明的,要比折射式的體積更小,而且再大倍率放大的時候能影象更加的清晰。
這個世界的望遠鏡還是折射的時代,蘇凡當然不會將反射式這種大殺器給公佈出來的,她只是將最關鍵也是最困難的反射凹面鏡找了一個鍊金師給製造了出來,剩餘的東西也是分散的訂購的,經過了半個月的忙碌,這套七個望遠鏡組合而成的怪異望遠鏡被製造了出來,透過對天空的觀察,效果很是不錯,再加上蘇凡手中那個40億畫素的攝像頭,竟然能夠達到谷歌地圖那麼清晰的解析度。
那些製造飛艇的鍊金師也到了,在蘇凡提供的材料的支援下,這種氣罐式的飛艇也被慢慢的製造了出來,為了推動這個大傢伙,在飛艇上面安裝了五臺魔晶石發動機,側面一面兩個,尾部有一個最大的,能夠推動這個大傢伙跑到一百五十公里的時速,載重量大約有十噸,除了重達一噸的望遠鏡系統,其他的地方都是給發動機功能的魔晶石準備的。
飛艇還有半個月在能夠出來,現在關鍵的是望遠鏡的驅動裝置,望遠鏡是需要自由的轉動的,需要有一個球面的視角,還需要能夠進行控制,並且最關鍵的是這個控制系統必須要足夠的精確,不然鏡頭很難對準目標的!
最終這個問題的解決方式就是以蘇凡大出血為代價才弄出來的,那就是拆掉了一個她的一座近防炮的炮塔!近防炮的火力範圍可是一個球面的,而且近防炮可是能夠擊中導彈的,精確度的確是沒的說,用來驅動望遠鏡足夠了。
解除掉融合之後,內部的各種零件就能夠一一的拆下來了,至於說將炮塔給別的艦姬使用?這個想法的確是不錯,但是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科技樹啊!在沒有點亮這個武器的時候,別的艦姬是不能夠使用這個武器的,而且還有計算能力的限制,要不然蘇凡就將自己的電磁炮給拆下來幾次送給沙恩姐妹了,能夠共享少量的金屬氫裝藥已經是很幸運了!
這種AK630炮塔重達好幾噸,當然不能直接安裝上去,蘇凡要的是上面的動力系統給拆了下來,動力系統就是一堆極為精密的齒輪組成的,重量沒有整個炮塔那麼大,加裝上一個塑膠的外殼,然後將炮塔上的導航攝像頭和望遠鏡系統組合好,在將一些細節方面調整了一下,一個土製但是姓能不土的間諜衛星/飛機用的光學偵察系統就被做出來了。
經過了一系列的微調,保證七個望遠鏡的焦點散佈的位置在十米以下後,蘇凡將這個系統懸掛了起來,這個系統外表是半球形,像一個天文臺的腦袋,可以進行三百六十度的旋轉,最高能夠抬一百度,這樣避免了因為飛艇晃動而出現的視覺盲區,再加上一個陀螺儀能夠保證鏡頭的穩定,當然還有一個大殺器沒有忘了給放上去,這玩意是啥,沒準後面就能夠給解密,整個裝置重達一點五噸,不過的確是能夠讓飛艇帶起來了。
這個系統是全封閉的,內部被抽成了真空,防止內部的零件出現問題,這東西是純手工製造,而不是科技樹出品的,蘇凡試了試還真的將它給融合了,就像她對待飛機那樣!這個發現讓她很是驚喜,別的不說,融合之後即使是這東西稍微有點小毛病,也能夠自我修復啊,並且影象是直接傳回了中央控制系統,不用單獨的艹控這東西了!
接下來就是實驗了,一點五噸重的東西對於野馬來說毫無壓力,一架飛機掛著這個吊艙飛到了空中,拼命的爬到了大約五萬米的高度,再高的話就是亂流了,在大約三十公里的空中使用這個吊艙向地面上看去,先用小倍率的尋找目標,然後切換成大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