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居民是來自地球以外的外星人。這些存在於地球上地外星人可能對於人類無止盡的戰爭和暴力感到厭倦。於是搬到地下生存。他們在地下可以一邊發展自己的科技,一邊觀察地面上人婁的發展情況。
但是,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這些居住在地球上的外星人可能是居住在地下第四度空間。隨著地球磁場的不停變化,通向第四度空間的入口會在某個時刻開啟。
眼前的一切,就好像是四度空間突然開啟了大門,地下城市地恢宏與壯觀令羅亦安一行心馳神醉、歎為觀止。
“太匪夷所思了,這真是史前時代地東西嗎?”鄧飛喃喃自語。
走出電梯後。羅亦安立刻要求眾人保持警戒。待著別動。自己則獨自一人向前摸索前進,不一會,當整個地下大廳燈火通明時,眾人卻被眼前的情形震驚到無語。
如果真要給個確切的詞來形容。那就是蜂巢。菲舍爾等人正站在蜂巢的最底部,抬頭仰望。整個地下建築由許多上下交錯、多層重疊他房間組成,眼神的盡頭也見不到樓層地盡處。頭頂上每層都有一個環形的平臺。將所有地房間串起來。平臺設計金屬材質,一層層搭成腳手架模樣,房間則是在堅固的岩石中開鑿出來的,鑿空岩石作為屋頂,做成類似拱形懸臂結構。目力所及處,有部分石屋的頂部還雕出了房梁、門楣,在那些石屋之間的牆壁上,還有一些大小不等的壁龕、壁畫,壁畫上畫的都是動物,多數是牛、大象的形象。
金屬環廊與石巢,遠古與現代,這一切搭配在一起,顯得那麼突兀,給人的視覺衝擊極為強烈。
隨著眾人的視線放平,底層的情形呈現在眾人眼前:這一層沒有石巢,聳立著五顏六色的、巨大的石料鑿成的大圓柱和小支柱支撐著的上層金屬形廊,石壁上,各種顏色的大理石、花崗石石板,衣無縫的雕刻著神靈與眾神之車的形象。整個雕塑線條清晰、柱角分明,竟沒有發現用石頭鑲嵌補漏的地方。
略往前走幾步,抬頭仰望,一層層一疊疊的環廊之上,中心是明亮異常的“太陽”,那似乎是類似於電梯頂燈的光源,但比電梯頂部的那隻燈管更大、更明亮。這華麗的照明燈具,輔以富麗堂皇的雕塑、平整如鏡的水磨石地面,美不勝收。
視線再度平視,碩大無陰的中央大廳內,散亂地堆滿了各種片狀、環狀、還有奇形怪狀的各類金屬材料。在遙遠的大廳中央,停放著一部巨大的碟形飛行器,那飛行器似乎並未完工,頂部尚裸露著金屬架。
羅亦安不知什麼時候又回到了人群中,他接過了剛才鄧飛詢問的話頭,繼續說:“一點不錯,這是史前時代的建築,但這不是作一,馬耳他的哈爾.薩夫列尼地下宮殿,建設得比摩亨佐.達羅還早幼年、甚至1000年左右,你能想象史前時代的人類,只使用原始工具完成這樣宏偉的奇蹟麼?”
“那麼”,妮莎一指大廳中央那架巨大的碟形飛行器,問:“那就是神器嗎?就是它召來了摩亨佐.達羅城毀滅的命運?”
“人類窺祝神的力量,引來神的憤怒——我認為這並不是真相”,羅亦安一指遠處那架碟形飛行器,說:“我們組織對歷史的認知與教科書所記錄的完全不同,我們認為,所謂的神很可能是一群宇航員,他們來到了地球,加快了人類的進化歷程……你知道人類是在進化過程中、突如其來飛躍式的進化了一大步,他們是在一夜之間有了智力。
我們一直懷疑,這群外星人在人類當中特意挑選了部分人,作為他們地球上的助手,傳授給他們知識,由這群助手幫他們做一些需要龐大的人力、物力才能做的事。事後,外星人徹底的毀去了這些助手們生活聚集的城市。我們不清楚是什麼原因迫使外星人最終毀去那群智力高超的助手,但是,自從摩亨佐.達羅城毀滅之後,‘神’的活動嘎然消失。
摩亨佐.達羅城並不是第一個消失的城市,在這之前還有亞特蘭蒂斯,還有俄羅斯的神秘城。還有許多神秘的史前遺蹟。這座史前遺蹟,這個穹頂有七百餘米高,可以容納幾十萬人生活。我一直懷疑,這幾十萬人地智力是如何同時達到超越現代人智力水平的。我懷疑那個古代梵文字的‘Vymanila——Shaastra’就是一本教科書,一部製作手冊。
在遠古時代要找到幾十萬人口,並把他們一一教育成才,這是件規模龐大的工程。我懷疑外星人有種獨特的教育手段……”羅亦安說到這兒,想起了自己體內的晶片。看了看沉思中的菲舍爾。難道自己就是秘族重現這種教育手段的一種嘗試?帶著這濃重地疑問,他繼續說:“那本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