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心最深處的自我,傾聽他最渴望的吶喊,瞭解自己最深刻的期望,那麼我們就有可能真正的擁有自己,擁有一顆堅強的心。勇敢、樂觀、堅強的生活。沒有什麼能夠真正、徹底的打敗我們。因為,我們的心是活的。

同樣,無可否認的是,環境的確對人的影響很大。我生活在北京。這是一個複雜的城市,複雜的人口組成,複雜的人際關係,不是複雜的城市回像北京。北京的複雜,是人造成的;而這種人造成的複雜又使來到這裡的單純的人變得複雜。

在這種複雜的城市中,我們更應該學會如何信任。信任,並不是說相信什麼人性本善之類的貌似很高尚的理論的東西,應該是一種加上自己判斷的理性的相信。信任自己的眼光,信任自己的選擇,在信任自己的基礎上,信任別人。如果你感到你的朋友背叛了你,我想第一個應該怨恨的不應該是那個背叛你的人,雖然,背叛本身就很可恥,背叛的人更是值得讓別人痛恨。可是被背叛的人更應該反省一下,為什麼別人沒有被他背叛呢。因為那些人從來就沒有相信過他,那些人看透了他,知道他總有一天會作出不好的事情來,不一定是背叛,可能是別的什麼事情。所以,他們選擇不相信他。

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對的,很少有人會在受到傷害後還埋怨自己。這就是抱怨的起因,雖然抱怨一點用處也沒有。在環境對我們造成影響、改變的時候,我們重視抱怨環境。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的心夠堅決,夠理智,那麼環境還能肆無忌憚的影響甚至改變我們嗎?

或許我們真正應該做的就是修煉自己的心,讓自己的心變得堅強、睿智、理智,在這個複雜的都市裡,清醒的生活,明智的生活,信任應該信任的人或事。

謂之專家

記得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據專家說,80後的人注重個性,不重團體。

我看到這樣的報道之後,非常想知道,這個專家是誰,他到底接觸過多少的80後的人,居然敢下這種結論。我不知道別的人周圍的80後的人如何的個性而沒有集體觀念。身為80後出生的我,我的朋友,我麼都很注重集體合作。在80後出生的人,僅以我接觸的人為藍本進行調查。我認為被稱之為80後的人,最大的特點就是理智。是的,我們理智的對待生活,對待工作。如果我們覺得一件事情,一個人足夠完成,我們不會花兩個人去完成。如果我們覺得一件工作需要大家的合作,那麼自然會組成團隊,一起工作。

當然,說個性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80後出生的人更注重分工。或許就是這個原因導致有人認為80後沒有集體觀念吧。因為在那些所謂的專家的眼裡,既然在集體之中了,那麼大家都應該去事情,不論什麼事情,每個人都有義務。但是,80後不這麼認為。從小到大,從素質教育到高考改革,經歷過這麼多事情,被這麼多教育教匯出來的80後,記住了馬克思同志的一句話,分工提高了生產力。是的,80後的人認為,即使在集體中,也應該分工明確。在分工的集體工作中,很容易就會被認為不合群,特別是和那些60後,70後一起的時候。因為80後會很有效率的完成自己的部分,然後。你說呢,既然完成了任務,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

如果你選擇裝作工作的樣子在那裡玩耍,那麼,很好,你不是標準的80後。

如果你選擇告訴領導,讓領導安排,那麼,你這個80後做得很稱職。是的,大多數80後就是這樣子的。

如果你選擇什麼都不說,把完成的工作上交,轉身離開。那麼,顯然你是專家眼裡的80後。

如果

我不能舉出所有的情況,只是簡單的寫一寫,畢竟討論80後不是我的真正的目的。

我的準星瞄準的是那些“專家”,我很納悶,他們做過多少調查,做過多少研究,下的那些結論。從小到大,包括現在,從來沒有被調查過,而我所有途徑能夠得到的訊息中,也沒有什麼80後被問過這些事情。那麼,是不是我們太渺小了不夠被調查的資格,還是我們這些人是另類的80後,不具有普遍代表性。那可真是榮幸啊。

那麼,那些專家調查的又是那些群體呢。能不能說出來或者寫出來讓大家認識認識呢。好期待哦。

最後,寫一個真實的事情。一個關於專家的故事。

記得那一天,我陪同事去醫院,而且他貌似還有公費醫療。於是,我們便掛的專家號。專家啊,很厲害的,說不定一下子就能把病治好呢。

然後,那個很像醫學家的專家,為我同事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