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9章 舉家搬遷

些的不捨就是對自家這幾十年的宅子。

要知道淮安城的房價對普通百姓來說還是極高的,像羅巖他們所在的街坊都是富裕平民和商戶,套句現代的話來說那就是妥妥的中產階級社群,這一帶一個三間房的小院至少也要五十兩以上,五十兩的購買力換算成現代華夏幣也不過幾萬塊,現代在淮安這樣的繁華二線城市幾萬塊能買房子?簡直是天方夜譚!

而就是這區區五十兩對普通平民來說至少也要贊十幾年甚至更多,更不要說農戶了,這年頭的農戶苛捐雜稅之重,不但官府收稅,糧食地主也盤剝,除非有幾十畝以上的私田的富戶地主,不然一年不說剩多少錢了,不欠錢已經是好人家了。

但是私人田地如果沒有背景,不是讀書人也沒有衙門裡邊的親戚,是很難保得住的,早就被人設計強賣甚至強佔去了。

所以這就成了一個駁論,在車晨他們看來很便宜的城市裡的房子,底層民眾根本買不起,富戶都有自己的家也不願意買,除非是外來急需安置下來的人。

所以在古代搞房地產是基本不可行的,除非有上到朝廷下到民間的統一支援,但是以封建時代的觀念和辦事效率,這又是不可能的。

羅家的宅子是祖輩幾代打拼下來的,要知道古時候住宅的形制大小都是有嚴格要求的,比如這三進的宅子一般都要有品級的官員或者士大夫才能居住,商人小民就是買得起也是非法的,官府一句違制就足以讓你抄家滅族。

不過到了王朝末年,這些規矩也都放鬆了許多,現在商人也多穿綾羅綢緞,這明顯有違太祖之法。

羅家也是鑽了空子,由最開始的一間小院收購周圍鄰居的房子,多年來一直在向外擴充套件,整合擴建成如今的三進院子。

地方自然不如真正三進大宅那般廣大,但是也比普通平民小戶的空間大太多了,不過因為院子有些七零八落,並不是古人追求的那種方正,中軸線對稱,外表根本看不出是三進院子,所以知道的人中,想要的買不起,買得起或者有權力霸佔的人對此不屑一顧,這才讓羅家一直以來相安無事。

羅家兩個女子每見一處就感懷不捨,吩咐準備帶走的幾個忠心僕人,將大包小包堆到院子裡,一共數十個包裹十幾個箱子,甚至連家裡的桌椅還有那十六個人也要拆開來抬的拔步床都抬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