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不友好的猜測,儘管這種猜測是符合事實的。
這樣一來,就可能會讓新國家在外部還不安定的同時又陷入內亂,儘管果敢人掌握著軍隊,可以迅予以平定,但是這種民族騷亂會讓龐勁東精心包裝的民主國家形象毀於一旦。
同樣是為了淡化果敢人的色彩,國家名稱採用了“木邦共和國”,沿襲自歷史上的木邦宣慰使司。木邦宣慰使司是明代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設立的三宣六慰之一,撣邦屬於木邦宣慰使司管轄,原本是中國的領土,後來才被奪走,成了緬甸的一部分。
龐勁東力排眾議確定這個國名,一則因為當地的其他民族都是跨國民族,在Z國境內有大量的同族,而且還都是久居當地的土著,這樣容易讓他們對新國家產生認同感;二則可以充分說明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三則也是暗示了這個國家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在哪裡。
不過龐勁東沒有興趣為他人作嫁衣裳,真正想要的是一個華人國家,而不是其他民族的國家,也不是多民族的合眾國。所以龐勁東在獨立宣言裡留下了伏筆,採用了諸多借口,比如民眾受教育程度普遍太低等等,沒有立即實行全民普選。
由於果敢人數量較少,一旦實行普選,政權必然會落入異族之手。龐勁東的計劃是先讓國家維持現狀,也就是讓果敢人把政權牢牢抓在手裡,然後用未來實施普選的承諾安定其他民族。等到Z國大量移民到來之後,新國家的民族構成自然就會生改變,到時候一面對當地其他民族進行同化,另一面實施普選,政權仍然會把握在華人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