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運的是,沈佩紱的這個玩笑並沒有成真,緬甸華人來這裡的原因,是果敢共和軍與緬甸政府軍的激戰,終於喚醒了他們內心中的熱血。
在一群青年人的簇擁之下,一個白蒼蒼的老人步履蹣跚的走進了會議室,雙手緊緊地握住了龐文瀾的手,激動地說:“龐將軍,你做的太好了!”
龐勁東看到眼前這一幕,悄聲問龐天寵:“四爺爺認識這個人嗎?”
龐天寵用同樣低低的聲音回答說:“仰光地區最龐大的華人家族是福建平潭的李家,這個家族在整個緬甸華人社會都有很大的影響力。這位老人是平潭李氏現在的族長,漢文名字叫李沉木。”
“怎麼他好像認識我四爺爺!”
“的確認識!”龐天寵點點頭,簡要的向龐勁東介紹了一下:“父親剛到緬甸就透過一次偶然的機會認識了李沉木先生,那個時候,父親很想說服李先生,讓緬甸的華人社會支援果敢共和軍,但是卻沒有成功。這個李沉木只知道專心做生意,為家族和子孫後代不斷積累財富,對政治根本就不感興趣。他認為只要做一個安順的良民,緬甸政府就不會來找自己的麻煩。就算是緬甸政府來找麻煩,只要能表明華人社會忠於緬甸政府,對其他民族沒有任何危害,就可以化解任何干戈。我記得他有一句座右銘,好像叫什麼‘忍一時風平浪靜,讓三分海闊天空’。父親的所作所為,在他看來是惹是生非,只會給緬甸華人帶來更大的麻煩。同樣還是這位李沉木先生,是華人的緬甸化的大力倡導者之一。”
龐勁東聽到這些話之後,幾乎是近於本能的輕哼了一聲,不屑地說:“看來這位李沉木先生的忍辱負重,沒有換來想要的結局!”
龐勁東的這句話讓龐天寵頗有同感:“大概是一種報應吧,奈溫時代的排華,平潭李氏受到的損失是最大的!”
兩個人聊著,聲音無意間高了起來,引起了龐文瀾和李沉木的注意。
此時龐文瀾和李沉木已經分別落座,正彼此握著手熱切的聊著,看起來好像十分的熟絡,根本表現不出來當年曾有的摩擦。
龐文瀾看著龐勁東和龐天寵,微笑著對李沉木說:“我們都老了,未來的歲月屬於這些年輕人!”
雖然李沉木寧可忘了自己的祖宗,也要當一個地地道道的緬甸人,但是內心深處的中國人傳統的思維意識卻還是存在的,甚至於可說還很極端。在這些方面,他至少有一點與龐文瀾相似,而且還要出龐文瀾,那就是極為重視長幼尊卑的次序。
在李沉木看來,這個屋子裡面的所有人當中,只有龐文瀾一個有資格和他促膝而談,其餘的晚輩只有站著的份。他在與龐文瀾談事情的時候,是不屑於搭理其他人的。因此他只是斜睨了龐勁東和龐天寵一眼,然後對龐文瀾繼續自己的話題:“龐將軍,真的苦了你了!”
“看到了吧,這就是李沉木的家長制作風,對晚輩絕對是不屑一顧的!”龐天寵知道李沉木什麼德行,對於這種在多數場合可被看做失禮的舉動,早就已經見怪不怪了:“對於作為一箇中國人應該學習的東西,這個李沉木是不該丟的全丟了,真正該丟的卻全都緊緊握在手裡。”
龐天寵這一次說話,注意把聲音壓得很低,因此龐文瀾和李沉木都沒有聽到。但是所謂知子莫若父,龐文瀾注意到龐天寵的嘴唇在那蠕動,就知道龐天寵是對李沉木有所不滿。
從內心而言,龐天寵對李沉木也是有所不屑的,便索性藉機對李沉木難:“李先生不在仰光享受和平安定的大好局面,千里迢迢跑到戰火連天的長箐山有何貴幹啊?”
在果敢戰爭全面擴大化之後,緬甸各地的華人代表在仰光召開了一次秘密會議,正是在這次會議上,華人代表決定派人去長箐山。李沉木想起當年的一些事很有些對不起龐文瀾,因此不顧眾人的反對,執意要求自己親自帶隊。
李沉木帶著一干華人子弟頂著漫天大雨,走了許多許多的彎路,才繞過了緬甸政府軍的包圍圈,一路上吃盡了苦頭。對於一個他這把年紀的老人來說,這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
李沉木本來以為自己帶著善意而來,龐文瀾至少會對自己表示感激,卻沒有想到龐文瀾的態度不冷不熱,而且丟擲這麼一個問題,使得他當時就有些難堪。
愣怔了一會,李沉木乾笑兩聲,尷尬的回答說:“我是代表緬甸華人來的!”
“哦!”龐文瀾點點頭,見剛才的問題沒有對李沉木造成太大的殺傷,於是把火力進一步加強了:“我們果敢共和軍現在與緬甸政府軍全面開戰,安定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