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將士聽命,立即於城門下集合。”
在多年之後,作為蕭如故生平的勁敵,李無憂這樣評價他的對手:奸狡如狐,陰險如狼,冷靜如豹,兇殘如虎。
另一個能與蕭如故抗衡的傑出人物柳隨風,卻是這樣說的:這個人最可怕的一點就是他的大局觀,甚至於他不經意間掉下的一根頭髮,都很有可能是為不久後攻打某座城池留下的伏筆。
至於獨孤羽則說,如果這個亂世沒有他自己和李無憂,蕭如故統一天下其實只需要三年時間,推崇之高,由此可見一斑。
所以後世的兵家在論及王定的追擊失敗,誤中蕭如故的圍魏激趙之計時,連最苛刻的太史公都沒有半點責怪他的意思,因為不是他不夠聰明,不夠冷靜,而實在是蕭如故太會用兵,太懂得掌握一個新敗將軍的心理。
事實上,從攻下憑欄關開始,蕭如故兵分兩路的時候就已經佈下了今日之局。他很瞭解王定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若是由他固守潼關天險,自己即便是集中全軍六十萬兵力也必定無法在短期內拿下,所以他就讓賀蘭凝霜去攻庫巢,假裝攻不下來,然後自己領軍去援,於不經意間留下一點破綻,王定雖然以冷靜著稱,但上次輸得並不心甘願,自然是急於重新證明自己,多半會提兵來追,而他就在半路留下伏兵,一舉將其擊潰!
他唯一沒有想到的是賀蘭凝霜居然是真的攻不下那支新建不久的流氓軍團,不過這在現階段看來只是使他的計劃更加天衣無縫而已。
雪恨山在王定第三次到來以前並不是叫這麼殺氣騰騰的名字,在這之前,這座無名的小山根本沒有在史冊上留名。
王定第一次到這的時候是領著兩萬殘軍,倉皇而過。他第二次來的時候,是帶著四萬鬥志昂揚的楚軍去偷襲蕭如故,滿懷忐忑和興奮,只是離去的時候他依然是倉皇竄逃——蕭如故親自在這座無名小山留下了十萬之巨的人馬,在此以逸待勞。有心算無心,王定不陷入重重危機菜怪,而他能做的也只是憑著過人的武功,帶領手下五百人一路殺出重圍,狼狽逃走。
這個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