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還記得”老管家思考一下,畢竟已經是快20年前的事情了。
太爺爺沒有繼續回答,對不信之人,何須過多的解釋呢?所以直接朝著西南的方向走去,而老管家看到太爺爺的態度之後,也很識趣的不在說話。
“那就好,記得就好,我先準備一番,今晚我們就前去活祭的那個地點,到時候由我施法,破除這一切”太爺爺果斷的說道。
隨後拉著我的小手,帶到了之前我睡覺的那間空房間,之前所設定的法壇不能動,所以太爺爺也只是取回了自己的包袱而已。
“明一啊,自己待在這裡不要動,太爺爺要在給這棟別墅施施法”太爺爺對我說道。
“嗯嗯,好的”我點著頭,答應了。
而太爺爺並沒有大動干戈,只是去了後院那顆槐樹上,折下了不少比較筆直的樹枝,槐樹之所以叫槐樹是因為槐樹乃木中之鬼,因其陰氣重而易招鬼附身,在易經中,更是禁止種在房屋的附近,不過誰也不明白為什麼劉家會將槐樹種在自己的屋後,或許是狐仙當時讓的吧。
太爺爺在這棟別墅的四個牆角下,分別埋下了三根對稱的槐樹枝,並且在所埋位置又立著三個槐樹枝,然後用米酒泡過的紅線將這些樹枝一一連線起來,將整棟別墅圍了起來。
太爺爺沒有繼續回答,對不信之人,何須過多的解釋呢?所以直接朝著西南的方向走去,而老管家看到太爺爺的態度之後,也很識趣的不在說話。
並且在連線兩個槐樹枝的紅線的中央掛上了鈴鐺,符紙也貼到了紅線上,每個符紙之間的間隔在半米左右,最後用糯米鋪在了紅繩與牆壁之間的空隙中,只留下了正門一個位置沒有撒糯米。
“嗯嗯,好的”我點著頭,答應了。
而正門的位置的紅繩也被剪短,連線到了正門的石柱上,這樣下來,也僅僅只留下了正門這一處沒有被紅繩和糯米包圍的地方。
之所以這麼做,是不想讓鬼再一次的進入到別墅,槐樹雖然招鬼,但同樣也壓鬼,很多生前無惡不作的人,都會被埋在槐樹下,被槐樹永遠的壓住,使之不得輪迴,當然,這是比較惡毒的做法了,沒有什麼深仇大恨的話,還是很少有人會這麼做的。
當一切都收拾完畢後,我們三人一起朝著鎮子外的西山走去,其實距離並不遠,出了鎮子也僅僅只有三里路,鎮子算是在山腳下,而且那也是我和也要經常走的地方,翻過了西山,就到了我和太爺爺所住的村子,只不過我的村子是從西山中間穿過,而那個『亂』葬崗則是在山的最邊緣的山腰的地方。
而被米酒泡過的紅繩卻能夠讓鬼魂與其相碰,也可以說這是一種能夠讓鬼魂觸碰到還有著反應的紅繩,那個鈴鐺被稱作攝魂鈴,有著鎮魂攝魄的作用,一旦有鬼魂碰到紅線,便會讓觸發鎮魂鈴,讓鬼魂不能夠輕易靠近。
紅繩上面所掛的符紙是為了防止鬼魂翻越紅繩而制的符紙,糯米便是最後的防線,那就是完全可以殺死鬼魂的東西了,算是茅山道士必備的法器了。
最後的關鍵其實還是在於正門,鬼魂想要進一間屋子是從來不會走門的,對於他們來說,門是出去的象徵,而想要進屋,它們從來都是走強或者窗戶,這也就是為什麼太爺爺將正門的位置留了出來。
因為有老管家一起幫忙,佈置的還算很快,下午3點的時候就已經佈置完畢了,此時正準備著稿和鐵鍬,準備去活祭的地點。
太爺爺沒有繼續回答,對不信之人,何須過多的解釋呢?所以直接朝著西南的方向走去,而老管家看到太爺爺的態度之後,也很識趣的不在說話。
“活祭的地點距離這裡有多遠?”太爺爺一邊將鐵鍬纏在一起,一邊問道。
“在鎮子外西山上的一處『亂』葬崗上,那裡全幾乎都是清朝戰死的官兵土匪埋葬的地方”老管家說道。
“西山的『亂』葬崗……那不是在西山上的西南的方向麼?”太爺爺回憶了一下,問道。
“應該是西南的位置吧”老管家也不太確定,人吧,有時候能分清東南西北,但是有時候卻是分不清南北西北等等這樣的方向。
之所以這麼做,是不想讓鬼再一次的進入到別墅,槐樹雖然招鬼,但同樣也壓鬼,很多生前無惡不作的人,都會被埋在槐樹下,被槐樹永遠的壓住,使之不得輪迴,當然,這是比較惡毒的做法了,沒有什麼深仇大恨的話,還是很少有人會這麼做的。
“嗯……”太爺爺點了點頭,沒有說話,但是我知道,太爺爺一般不問什麼問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