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擔心,今年還會像往年那樣,一直到了元宵節過後,才能陸續開工。
但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在‘瑪卡科技’所提供的返程車票以及平時的福利感召之下,幾乎絕大多數的建築工人在初七的時候返回了工地,並且在初八的時候正式復工。
此時,建築企業的老總們才赫然發現,‘瑪卡科技’對於這些建築工人的吸引力之大。已經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由此及彼,這些建築企業的老總們幾乎是不約而同想到了‘瑪卡科技’這幾年以來所一些政策,這也讓他們意識到,不再把員工當牛做馬,所獲得的彙報之大。遠超想象之外。
這些年以來,‘瑪卡科技’對於所有在‘瑪卡園區’進行基礎建設的建築工人都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實行了很多讓外界驚歎不已的政策。
比如,為了改善建築工人的伙食,‘瑪卡科技’方面特別對所有工地的食堂進行了一系列的現代化改造,並且根據建築工人的人數,提供了相應的伙食補貼。這幾年以來,‘瑪卡園區’所有建築工地的食堂都可以算得上是整個海城最好的,這讓很多建築工人對於‘瑪卡科技’擁有了極大的好感。
此外,‘瑪卡科技’還會根據不同的季節為建築工人們提供防寒、降溫的各種福利措施,並且為所有的建築工人提供免費的體檢和簡便醫療,讓這些建築工人獲得了以往不曾獲得的巨大尊重。
與此同時,‘瑪卡科技’還聯合海城高校聯合會為建築工人的子女提供各種教育機會,解決這些建築工人的後顧之憂。
種種措施長期堅持下來,使得‘瑪卡科技’在所有建築工人之中擁有了良好的口碑,建築工人們對‘瑪卡科技’的信任更甚於建築公司。
這不,在瞭解到‘瑪卡自貿區’的基礎工程建設還將會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絕大多數的建築工人並沒有跳槽仰或是留在家鄉發展,而是選擇了返回海城,繼續投入‘瑪卡自貿區’轟轟烈烈的建設之中。
……
“石頭,這一次公司能夠提前復工,多虧了你平時所付出的努力!”在‘海大建工’的所有工地開始恢復正常之後,顧宇良在例行的會議結束之後,有些感慨地對段磊說道。
說起來,顧宇良是第一個和段磊打交道的建築企業老總,‘海大建工’也是‘瑪卡科技’各項福利政策的最初體驗者,顧宇良對此的感受也是最為深刻的。
一開始的時候,顧宇良多少還是覺得段磊的舉動有些多此一舉,既浪費成本、資源,也不見得有太多的好處。
一直以來,蜂擁而至的進城務工者讓顧宇良和其他的建築企業老總一樣,根本就不用擔心用工問題。相比於苦哈哈的建築工人,建築企業出於一種天然的優勢,高高在上。
雖說顧宇良個人的品性良好,但是他也是一個企業家,追逐利益是天性,‘海大建工’雖然不至於像很多私營建築企業那樣儘可能地盤剝建築工人,無法為工人們提供足夠的安全、醫療保障,但是國情決定了‘海大建工’的基層工人也不見得能夠過上太好的日子。
以五年前‘海大建工’的情況為例,一般的基層工人一年的收入大概在五萬塊左右。但是這建立在他們沒日沒夜、不管颳風下雨辛勤工作的基礎上。與此同時,這些建築工人住在最簡陋的活動板房。吃著品質最差的伙食,和他們在媒體上‘城市建設者’的稱號毫不相符。
這還算是‘海大建工’的待遇比較好的狀況,若是換成某些私人建築企業,這些臨時招聘的建築工人甚至幹了一年,到年底的時候還會被拖欠工資。
只不過,這一切在‘海大建工’進駐‘瑪卡基地’,開始參與‘鑽石樓’工程的建設之後,就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雖然那時候的‘瑪卡科技’剛剛起步。但是段磊還是咬牙從不多的資金中擠出一部分,為建築工人們提供了最好的活動板房和最好的伙食,使得‘鑽石樓’工程成為了‘瑪卡園區’建設的一個完美開端。
從那以後,‘瑪卡科技’的各項措施、政策也就慢慢形成了制度化、常態化,最終成為了‘瑪卡園區’獨有的一種人文關懷。
“出門在外,大家都不容易!”段磊沉默了一會,突然冒出了這樣一句話!
段磊之所以對這些建築工人另眼相看。並不是因為段磊錢多沒處花,更多的是因為來自於他自身的一些經歷。
在獲得‘叮叮’之前,段磊和很多在校大學生一樣,都需要走出校門,勤工儉學,才能掙到自己的生活費。雖然段磊海大學生的身份讓他不至於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