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他們帶來的巨大的利潤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這也是對他們公司信譽的極大打擊。
所以,就在第二週,這些軟體公司開始反擊了,雖然他們的反擊並不算多猛烈,但三三兩兩的冒頭出來,最終還是影響了一批網路媒體。
而這其中,最大的這家網路媒體也終於出現了。這家媒體所代表的公司,正是這次流氓軟體的受害者之一。
他們公司開發的一款用來推廣自己公司產品的瀏覽器外掛,也因為不能被刪除而被忠誠安全衛士定義為流氓軟體給直接清理了。
所以,作為一個大公司的他們,在花了一週時間研究了忠誠安全衛士的各項效能之後,第一時間開始了對忠誠安全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的伏擊。
一連串忠誠安全衛士的負面評論,第一時間由這家叫做SNA的入口網站的計算機欄目專題評論裡出現。由於該網路媒體在網際網路上的極大影響力,第一時間這些評論被各大網路媒體轉載。
一瞬間,整個網路上都充滿了對忠誠安全衛士的批評性評論。SNA並沒有找到忠誠安全衛士什麼實際性的缺點,這一點讓他們倒是煞費苦心,虛構了一連串的關於忠誠安全衛士的劣勢。
比如,說什麼忠誠安全衛士胡亂查殺有益的軟體和程式啊,這完全是子虛烏有的事情,但這年頭話語權掌握在力量大的一群人手裡,而作為一個擁有門戶級別網站的SNA公司,自然就是力量大的一群人之中的一個,所以他們這麼說倒也不愁找不到藉口。
而這些藉口雖然都是冤枉的,瞞不過一些圈裡人,但瞞住一些小白的電腦使用者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當然,這只是其中之一。他們虛構給忠誠安全衛士的罪名還有很多。而其中最著名的一條,卻並不是胡亂查殺這一條,而是另一條讓李忠仁都有些無奈的罪名。
在這條罪名之中,SNA給忠誠安全衛士的定義就是流氓類軟體,忠誠安全衛士作為一個查殺流氓軟體的安全工具,卻被人定義為流氓軟體這也不得不說是一個悲劇了。
而SNA的理由很充足,他們首先展開了對忠誠安全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的分析,將這家公司的所有資訊都公佈了出來。
作為一個剛剛成立的小公司,那可憐的註冊資金以及寒磣的辦公地點,無一不成為SNA攻擊忠誠安全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的武器。
在SNA這樣的大公司看來,忠臣安全衛士這樣的公司推出來的產品,顯然就不會是什麼好產品。而他們更是惡作劇式的詆譭忠誠安全衛士可以偷窺使用者的隱私,並且私自上傳使用者的一些隱私資料,達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更要命的是,SNA還拿出了證據來。而這些證據,都是一些截圖和系統的日誌,這些截圖和系統日誌充分的證明了忠誠安全衛士的確有掃描使用者硬碟和上傳硬碟裡面的一些軟體程式的行為。
但是,電腦小白們自然不懂,作為一款幫助使用者清理一些流氓軟體的安全工具,忠誠安全衛士要是不掃描使用者的硬碟,又如何將那些流氓軟體刪除掉?至於上傳一些軟體程式的行為,則不過是忠誠安全衛士對一些不能確定是否為流氓軟體的軟體程式進行上傳後的再分析罷了。
這根本就不是什麼盜竊使用者的隱私,但SNA這樣說出來的目的不過是迷惑那一群電腦小白使用者罷了。
而偏偏的SNA又是掌握了網路話語權的人,而忠誠安全網路技術有限公司這樣的小公司,自然不可能在話語權上擁有SNA那樣的影響力。
所以,儘管李忠仁也邀請了一些網路媒體幫著自己吶喊,並且還在忠誠安全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的官網上著重宣告,一一對SNA提出來的所有罪名全部進行了有力的反駁,卻依舊無濟於事。
能夠看到這些反駁的網民,比起看到SNA罪名的網民數量而言,完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李忠仁無奈之下,只有發郵件請求淋浴的幫助了。
此時的他坐在辦公室裡,不停的重新整理著郵箱的同時,一邊給各部門下命令,按照既定的軌跡,繼續運作著。
同時,李忠仁也開始發揮他在駭客界的人脈,找各種朋友幫忙,但面對的是SNA這樣強大的大公司,他的這些朋友,卻也幫不上什麼忙。
甚至,有一些李忠仁的朋友,所工作的軟體公司裡,就有產品被忠誠安全衛士認定為是流氓軟體,這些朋友沒有指著李忠仁的鼻子罵李忠仁就算不錯了,幫忙那自然是想都沒得想的。
有道是各為其主,這時候雙方沒真人PK,就算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