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官,我等辛辛苦苦的造勢,無非要是要給海盜施加壓力,倘若這些官員將我們的進度傳給了海盜知曉,豈不是白白做了苦工?”王天君道。
王天君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按照他的理解,趙晉的造勢,無非是給海盜施加壓力,讓海盜自亂陣腳,但是一旦有人傳出這些訊息是假的,那還得了?
趙晉呵呵一笑:“王大人,有些事情我不能給你說,倒不是我不信任你,只是有些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我讓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至於效果,咱們都長著兩個眼睛,都會看到的!”
海軍海船的建造廠建設的進度很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第一批試水之後,大量的造船技師從沿海各地趕來,建造海船。對於趙晉提供的圖紙,這些技師都深感佩服,這些技師,很多人都在造船的技術上浸多年,自問在造船上都是行家裡手了,可是當他們看到趙晉的圖紙之後,頓時產生了敬仰萬分的感覺,然而也正是因為這些技師在造船的技術上的高深造詣,這才導致了,造船的速度奇快,質量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造船上,到底是採用人力動力還是蒸汽動力,趙晉琢磨了很久,人力動力的海船肯定技術層次低得多,造起來也容易,但是這樣的海船在和海盜競爭的時候,不但毫無優勢,而且可能在航海技術不成熟的條件下,遭到海盜的反擊。此外,木船確實也不符合現代海軍的潮流。
當然,在大夏朝,說什麼海軍現代化的問題,確實有些牽強,只不過在趙晉這個穿越著看來,一切東西,都是落後的。
“我們要採取蒸汽動力!”趙晉深思熟慮之後,一錘定音道:“我們不僅要採取蒸汽動力,還得在木船之外,加上一層厚厚的鐵板,在海船上,安裝上大炮等等!”
對於蒸汽動力,其實在黑牛山早就有了,不過那些都只是小型機車而已,海船有多大,按照趙晉的意思,最大的海船起碼在一萬噸左右,這樣的龐然大物,如果要採用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