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當然不會對這事有什麼過分關注。他這兩天乘著錢逸群不在,正將之前揚州府的一份奏本翻出來細細品味。這奏本是揚州知府遞上來的,走的是正規程式,通政司在上個月才移轉到內閣,而內閣根本就沒打算上報。
因為奏本里只是說揚州開發出一塊飛地,能增產糧食。開挖礦產,大小如縣,希望能夠能夠置官理民。內閣的意見是著令揚州府代行政治。至於開衙設縣,暫且等等。
崇禎特意將揚州的奏本翻出來,無非是因為掛心錢逸群說的:“臣在揚州有塊地。”而且,他這些rì子透過《墨憨齋誌異》,也多少知道了玉鉤洞天的事。將玉鉤洞天發現的時間與揚州府的奏本對應起來,這位年輕敏銳的皇帝很容易就猜到:厚道人說的那塊地,就是玉鉤洞天吧!
——那道士問朕要雲臺山,卻不說這玉鉤洞天的事,顯然是將這玉鉤洞天視作了私產啊!
崇禎心中一怒,腦子裡旋即想起那句老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不過……這玉鉤洞天不是在天下,而是在井下呀……
——不管那麼多!凡是大明兵卒能到的地方,便是我大明的土地!
崇禎已經心中盤算,如何收回自己的土地,或者說,封賞給厚道人多少才比較合適呢。
——如果真如傳說中的那般廣闊無垠,大明哪裡還會有什麼流寇!
崇禎心中激盪。
甚至於王承恩進來,他都沒聽見。
“陛下,”王承恩又叫了兩聲,“陛下。”
“唔?什麼事?”崇禎闔上手裡的奏本,聲音裡充滿中氣。
“陛下,都在等您去看祈雨了。”王承恩道。
崇禎點了點頭,起身道:“擺駕吧。”
王承恩當即扯著嗓子喊了起來:“皇帝起駕!”
大明的皇帝的尊駕浩浩蕩蕩往御花園裡去了。
……
法壇上的喇嘛們顯然很驚訝,竟然來了這麼多圍觀的大官。看著他們身上一個個飛禽補服,都是三品大官,讓伊勒德心中震撼良久。
——若是將大明的朝臣們一鍋端了,多爾袞豈不是得給我更多的好處!
伊勒德再放眼看去,在座的哪裡還是大明官員,一個個都是等他大快朵頤的雞鴨魚肉。若是刺殺崇禎成功,大明充其量就是換個皇帝。但要是將這些人都殺了,大明足足要亂上五六年。
一聲法螺高揚。
祈雨的時辰到了。
伊勒德收攝心神,身穿大紅法衣,在眾喇嘛的護持之下,一步步走上壇庭,跪在馬頭金剛像的唐卡之前。
馬頭金剛是慈悲觀音的化身,是後紅教本尊像中最為受人崇拜的。作為慈悲為懷的觀音菩薩,被人抬出來祈雨,解除眾生痛苦,也算是合情合理。
崇禎坐定之後,發現自己聖駕前有些非官非道的庶人,招呼王承恩過來問道:“這些是什麼人?”
王承恩一一指認,原來是厚道長安排入宮準備護法的人選。正是白氏兄弟,阿牛師兄蕭逸升,錢衛與顧媚娘。符玉澤一身道裝,跟在江奎身後,卻在崇禎帝之側。
崇禎看著顧媚孃的背影,暗道:厚道人一副清心寡yù的模樣,學生倒是收得水靈得很,不知道他有沒有半點不正經的念頭。
那邊番僧用藏語、蒙語誦唸著佛經,眾漢官也不知道哪本佛經裡有求雨的內容。反正這種細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聽起來yīn陽頓挫頗有意思,而且天地之間果然颳起了一陣涼風。
隨著涼風的越來越盛,原本明亮的午後天空,聚起了一抹黑雲。這雲越積越厚,隱隱傳來雷聲轟鳴。
圍觀眾人紛紛驚歎,暗道:這番僧果然有些本事!竟然真的將雨祈來了!
田貴妃坐在崇禎左側,興奮道:“陛下,您看,臣妾是否有舉薦之功?”
崇禎已經嗅到了空氣中cháo溼的雷雨氣味,心中舒暢,高興道:“當賞!皇后,你看該賞些什麼。”
周後心中不悅,臉上平靜如常道:“就如禮制吧。”
這話說得有些掃興。
從禮制來說,后妃是不該有什麼“舉薦”的,自然也不會有因為“舉薦”而產生的賞賜。
田貴妃恨恨看了周後一眼,崇禎卻仍舊饒有興致地看著伊勒德施法,只盼雨能下透,徹底解決京畿大旱。
……
徐光啟從欽天監眾人之中找到了湯若望,使了個眼sè,讓他上前。湯若望小心翼翼分開周圍官吏,湊到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