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6部分

只是當人們看過這部電影后,發現並不能以“穿越”的電影型別來定義它,確切的說,《重返18歲》應該是一部“變身”題材的電影。

這算是個新cháo的電影概念了,別說是在如今的兩岸三地,就連此時好萊塢的“變身”題材的電影也都不多,《重返18歲》可以說是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電影型別,尤其是在亞洲地區。想來這部電影就憑著“變身”的噱頭,就能吸引很多的觀眾。

尤其是這部電影並不只是有這一個噱頭,其中還有極多的閃光點,比如jīng彩的劇情,搞笑的橋段,感人肺腑的臺詞,演員們賣力的表演……都是能吸引人的東西。

第二天一早,所有報刊的娛樂版面就報道了這部電影的媒體評價,超過80%的影評人士都給予了好評。

影評人王逸凡第二天在《京都新青年報》上以《沒有走錯的路,每一條都通往幸福》為題,寫了一篇詳盡的影評,毫不吝讚美之詞:

“《重返18歲》是一部超棒的電影,裡面發生的一切都輕而易舉擊破我們漸被生活繁瑣而塵封的躁動的心。正如李深那樣,在年輕時放棄了閃耀的明星籃球員生涯,選擇與意外懷孕的女友結婚生子,用平淡來過餘生。但往後18年的生活一直都過得不順暢,無論在內心還是嘴裡,他都把它怪罪於當時錯誤的選擇。越老越不如意,無論在家庭還是工作,都一塌糊塗。所以當回到高中,回到那如舞臺般的籃球場,他悔恨,失落,甚至可以說不無怨恨自己當時的意氣用事。所有的所有,只是因為兩個詞:年輕與愛。當我們情緒低落時,難免會懷念起過去的美好。李深更是有理由,因為當初義無反顧的選擇卻讓今天的他一無所有。

站在人生的軌道中,這一切都顯得再平常不過。也許我們正在經歷著,也許我們已經經歷過……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面臨抉擇,面臨挫折,面臨失敗。相似的事情會在我們並不太長的一生裡不斷重複上演,不同的只是我們的心態,我們的處事方式與態度。

在看這部電影前,總在想:如果我們可以用現在成熟的心態再過一遍以往的生涯,結果是否會不一樣。也許我們將不再衝動,迷惘,叛逆,無知而幼稚,所做所發生的事便會與父母的期待相吻合,那過後的人生會否為此變得輝煌而完整?這一生,我們將過得順遂許多,免卻了許多煩惱,可以說是一帆風順。

但同時,我也在想:如果沒有遇見過遺憾,那便永遠不會懂得什麼叫遺憾。好或不好?無從知曉。但我知道,如果沒有遇見過遺憾,人生再怎麼完美,也會有個缺口。

這部電影jīng彩在李深在回到18歲後,並不是為了彌補過錯,而是想盡辦法把現在的錯誤都彌合起來。為了拉近與子女的關係,教兒子重拾信心,打籃球,進校隊。想方設法保護女兒不與不良少年交往,還在她失戀時說了上述英文的那段話。想必,那是用這18年換來的明白。跟妻子交流多了,才明白其實在過往的rì子裡,妻子一直包容、忍讓自己無心的埋怨跟指責,其實她一直都很寂寞,難過的並不只有自己一個。這些都是在後來才知道,原來這些年自己無論是做父親還是丈夫,都如此的不及格。所以他要衝到法庭阻止離婚案。在法**他讀出的那封信,讓妻子動容。那些昔rì的美好,往rì的情懷,那年少充滿羞澀卻又滿懷衝動的愛,原來丈夫並沒有忘記了,原來丈夫並沒有真的後悔與自己結婚,原來丈夫心底仍舊牽掛著她。不是不再愛,只是被許多繁瑣的事掩蓋了最真實的情感。那一封沒打草稿的信,讓人為之動容。

在我看來,高怡君內心長久以來都對李深感到愧疚,要不然在籃球場上當李深做那個招牌示愛手勢時她會慌忙逃離。因為她想讓李深再有一次自主選擇人生的權利。而當看到高怡君離開那一瞬間,所有的往事一一浮現,李深終於明白,即使在兜兜轉轉的多年後,他依然會為了高怡君放棄籃球,因為高怡君才是不可替代的一切,值得用所有換回來,無怨無悔。

想起了朋友的一句話:沒有走錯的路,每一條都通往幸福。

希望,所有的人都會幸福。”

京都知名影評人郭怒則以“18歲,不變的選擇”為標題寫了一篇言語切切的影評:

“昨天和朋友一起去看了姜成的新片,本來也是抱著姑且一看的心思去的,但沒想到這位青年竟給我這麼大一個驚喜!

影片結束後,雖然忍了很久,但最終縈繞在眼中的淚水還是慢慢的流了下來……

我已經有很久沒被一部電影感動到哭了,尤其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