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乎了,知道姜成的心意比什麼都高興!“拿來吧!”劉亦菲忽然向他攤開小手道,把姜成整一愣。“什麼啊?”“我的人物劇本啊!”劉亦菲理直氣壯道,“既然已經決定了,我就要馬上開始準備,別告訴我你沒有!”姜成樂了,從包裡拿出一個本子遞給她,正是她的人物劇本,“你怎麼知道我會預先把你的劇本準備好的?”“養成的默契唄!”劉亦菲得意道,“你總想讓我打有準備的仗,我已經習慣了。”小姑娘的話很暖人心,姜成聽了心中很是舒服,“劇本給你了,不過現在先別把心都用在這部劇上,我們之後還要去臺灣拍《宿醉2》呢!”“明白,我知道輕重。”看著認真翻看劇本的劉亦菲,姜成欣慰的笑了。已經慢慢成長為一個認真敬業的演員了啊!
………【第一百八十八章 名單背後】………
不讓劉亦菲出演師妃暄是姜成深思熟慮後的的決定。
除了他對劉亦菲說的那幾個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不想劉亦菲的戲路被固定。
縱觀劉亦菲所演的角sè,《天龍八部》裡的王語嫣,《神鵰俠侶》裡的小龍女,乃至《仙劍奇俠傳》裡的趙靈兒,都是那種溫婉可人的古裝美人,與她本身的氣質很像,所以她能演得很出彩,並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但另一方面,這些角sè的形象其實都差不多,xìng格上也有很多相似,給人的感覺也都一樣,這就導致了她的戲路被人為地定xìng了。所以以後就算她再演別的角sè,但人們先入為主的觀念裡,她還是那個溫婉的古裝美女,別人只會在意她的美貌,卻看不見她的演技,她的進步。
這對她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一個演員就應該去挑戰不同的角sè,出演差異很大的形象,這樣才能表現演技,不斷超越之前的自己。
所以就算師妃暄是最襯她氣質的角sè,姜成也絕不會讓她去演這個人物。
也許有人要問了,不讓她演師妃暄,那石青璇不也是古裝美人嗎?師妃暄是“慈航仙子”,她就是“月下美人,竹林隱士”,形象氣質也都差不多,這不一回事嗎?
說這種話的朋友絕對是沒有好好讀過原著。
從原著裡可以看出來,石青璇其實是一個很矛盾的角sè,因為她的父親是“邪王”石之軒,母親卻是慈航靜齋出身的碧秀心,出身黑白兩道的兩人都是天之驕子似的人物,她們的女兒又怎能是個普通人物?實際上好好研究過原著的朋友可以發現,石青璇這個人物可不像她表面上表現出的那樣善良,相反她的心機很深,很懂得利用別人。
這在“大石寺爭奪《不死印法》”一事上就可看出,她只是丟擲了一個對她來說是催命符的《不死印法》秘籍,卻把包括徐子陵、綰綰、侯希白、楊虛彥在內的幾人統統算計了進去,最終結果也是對她最為有利的。《不死印法》秘籍被一分為二,侯希白、楊虛彥各得一半,卻都要受她恩惠;失了《不死印法》,看在石之軒的份上,綰綰、安隆等人也都不會再對付她;而透過這次事件,她看清了徐子陵的為人,兩人的感情升溫,埋下了最後走到一起的種子。
可以說,不同於師妃暄那種“九天仙子”般只可遠觀不可瀆玩的形象,石青璇這種稍顯心機的角sè卻更加“人化”;而且與師妃暄那種為了大義可以犧牲一切的“冷血”想比,她這種稍顯自私的心機也更加能讓人接受。
姜成在編寫《大唐》劇本的時候,也特意加深了這個人物的矛盾xìng,一方面是平時表現出的善良無邪,另一方面則是她的每一個行為都是帶有很深的目的xìng,都是為了她自己。直到後來,她愛上了徐子陵,這才也開始為徐子陵打算,比如將《換rì**》交給他,比如表示願意永遠在清幽小築等著他……
這樣一來,這個人物其實就不那麼好演了,也會很考究她的演技。不過姜成相信她,只要前期做好充分的準備,她就一定會表演的很好。
至於名單中的其他人,都是姜成仔細斟酌後的決定。
其中演寇仲的林峰、演師妃暄的唐寧、演李秀寧的楊怡、演宇文化及的李子雄,演“yīn後”祝玉妍的翁虹等人都是原版tvb版《大唐雙龍傳》裡的原版人馬,也是那部劇中演的比較出彩的幾個角sè,至少姜成一時想不出有誰比他們還適合那幾個角sè,所以便還讓他們“按照歷史”的出演原來的角sè。
至於徐子陵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姜成為自己選的角sè。一個心地善良不想傷害任何人卻又想天下太平的好人,卻因為自己的優柔寡斷總是被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