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潛力不代表能正確的開發得出來,我本來以為用眾多劇集能把他磨練出來,卻沒想到給他壓力過大了。而他又因為太過年輕,經驗太少,不能好好的總結,所以……難道你沒發現,這一年來他的演技實際上提高的並不是很明顯嗎?”
“唔……”黃博仔細回憶了一下,有些遲疑道:“你這麼說,我倒真有點印象了。感覺藝洲在《瘋狂的石頭》裡演的邁克,和他在《刀見笑》裡演的獨孤成區別好像不是很大。”
“這就是問題所在了,”姜成攤了攤手,“本來是為了挑戰演技而扮老,卻沒想到反而限制了他的提高。事實上,藝洲到現在還沒有找到最適合他的表演風格,這對一個演員來說可不是什麼好印象。”
黃博贊同的點了點頭。
作為一個演員來說,表演的層次大致分為模仿、表演、代入和掌控四個等級。
最初級的模仿就是指那些表演初學者,只是照本宣科表演自己印象中的形象,說是表演,不如說是模仿角sè,還沒有接觸到角sè的內心,表演出來的效果自然錯漏百出。
第二個等級的表演就要高深的多了,到了這個層次,演員對待表演已經有了自己一番理解,表演的時候便有了形似,但如果要想演技再進一步,就要形成自己的一套表演風格,不然最多也就做個小有名氣的演員,孫藝洲如今就陷在這個層次裡。
第三個等級的代入,代表演技已經登堂入室,到了這個地步,表演時就能觸及到角sè的內心了,除了能演出角sè的形,還能演出角sè的神。姜成、黃博等人如今就在這個層次,他們的表演已經能讓角sè“活過來”,好運的時候便能創造經典,在國內已經能達到一流演員的地步了。但這個層次還是會受限於角sè,演員能與角sè重合,但無法超脫。若是演的時候過於投入,還有入戲出不來的危險。
最後的一個等級掌控,就是代表演技到了出神入化的大成地步了。到了這個層次,演員就能完全掌控住一個角sè,能入能出,做到形神合一,既能演出角sè的形象,還能帶上自身的特點,讓觀眾不致於將演員和角sè弄混。對待這樣的演員來說,就沒有什麼劇本的限制了,因為只要是他們演的戲,就是經典!能達到這樣層次的演員,都是大師級的人物,在國內,也就葛優、斯琴高娃、陳道明等寥寥幾人能達到。
“所以,往後一段時間,我得讓藝洲緩一緩了,最好是回學校再好好學習學習,沉澱沉澱,讓他有時間思考自己究竟適合什麼樣的表演風格,這樣才不至於浪費他的天賦。”姜成緩緩說道。
“嗯,你這個決定是對的,藝洲是個好苗子,可不能糟蹋了。”黃博點頭同意道。
“而綜上所述,作為塑造了一個經典形象‘黑皮’的你,難道不應該是這部電影中功勞最大的人嗎?”姜成忽然轉回話題,驚得黃博無言以對。
事實也是如此,作為一個比較成功的導演,姜成自認自己這雙眼睛還算是“明察秋毫”,看過如今這版《瘋狂的石頭》,他可以肯定的說,黃博如今絕對是演員中演技最好的一個,而他演的也是最好的。
這也很正常,因為相比之前世,這一世的黃博因為早早被姜成挖掘出來,在這兩年中已經演了不少劇集,雖然都是配角,但對他的磨練可謂極大。
而他又有多年的表演經歷,經驗足夠,作為北電的高材生,基礎功也極為紮實,演技提升自然極大。
姜成與他合作過三部戲了,《中華小當家》、《重返18歲》和《大唐雙龍傳》,而且都有過對手戲。尤其是在《大唐雙龍傳》裡,黃博飾演的是弓辰chūn,這是一個早早死了的人,後來面目被魯妙子做了人皮面具送給徐子陵,徐子陵練成“九字真言印”後,以弓辰chūn的面目出現過一段時間,後來徐子陵又將這張人皮面具送給了要退隱江湖的曹應龍。
也就是說,弓辰chūn這個人物是要分三段來演,一是魯妙子講述的回憶裡真實的弓辰chūn,二是徐子陵假扮的弓辰chūn,三是曹應龍假扮的弓辰chūn。因為實際上是三個不同的人,所以演這個人物,要把三個人物三種不同的氣質都表現出來,還要和另外兩個演員合作默契,這樣才不會演出破綻。
這個角sè,雖然戲份不多,卻十分難以演繹,演不好就會成為劇中的敗筆。但黃博卻很完美的將這個角sè三個層次——真實弓辰chūn的飛揚跋扈、小肚雞腸,徐子陵假扮弓辰chūn時那不經意流露出的淡然本質和曹應龍假扮弓辰chūn時的大徹大悟一一表現了出來,讓人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