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例,國庫裡除了必要開支和必要的週轉銀兩外,其他的全送到皇帝的內庫裡,光是想想當時出長安時那千多架拉銀兩和珠寶的車輛就嚇死人了。
“嘿嘿,多?不多了!不說其他的,光是軍隊的問題你們發現沒有,大唐的驛站雖然多,但是道路卻限制了大軍的移動,要是當初有大路連線所有的地域,那各地的勤王兵馬就不會行動緩慢,反而讓季安那廝在山南道也反了,而且,商隊的增加,必定對道路的需求增加,全國各地主要城市之間的道路維修和重建,不花錢嗎?光是這點,朝廷如果一次修繕,就必須花出上億兩白銀,還別說全國改革軍制,改革政體,用錢的地方多呢!”
我嘿嘿的道:“再說了,這錢花出去了又不是找不回來,只要全國穩定,商人行商增多,物品豐沛,那上繳的稅收必然增多,告訴你,我到現在為止,光靠我那二十處天夢作坊,就找到了白銀三十萬兩,如果上繳稅收,這一年間我就要上繳三萬兩銀子,嘿嘿,賺大了!”
李顯明顯的吞了下口水,當初皇帝到了成都他就不要作坊了,讓我得了個便宜,由於大唐例規定,為官有爵位者經商可不交納稅收,我節約了幾萬兩銀子。幾萬兩銀子是什麼概念?一萬兩銀子就可以買下大唐最肥沃的地方千畝。有人問了,大唐的銀子值錢,那稅收怎麼那麼多?其實呢這個很簡單,這個唐朝做生意的已經多起來了,相當於現代的宋朝,算算現代的時間,唐朝建國四百年後不是宋朝是什麼時候?當然,由於是世界上最大最繁華也是最強大的國度,從西方來的商隊不少,南洋做生意賺的銀子也不少,而且,似乎這個大唐國內的金礦和銀礦十分之多,比現代的銀礦至少多了一倍,你說他有錢沒?
說到底,我剛才說什麼提升大唐商人的地位,也不過是將地主和商人之間的矛盾,農民和商人之間的衝突給用現代的手法解決了而已,當然,如果不是在泉州見過那麼多的海外商人,後來也瞭解了一下大唐的經濟,我是不會說出讓商人地位提升的話的……
李顯吞口水,李隸就是吃驚了。幾十萬兩銀子,一年多點的時間,換成黃金都是三萬多兩了,(大唐黃金比白銀=1:10)差不多相當於一箇中型縣的全部收入了,光是做這個就這麼多錢,那做其他的……李隸不敢想象下去。
我笑道:“到了那一天,就要強制命令,不管任何人,做生意都要繳稅,不然,朝廷就要虧了。還有各地的稅收一項,應該綜合行情,定下一個讓商人有利潤,讓朝廷有收入的稅收,不然的話,也行不通!”
“可是,這些屬於旁門左道的東西,我們瞭解得不多啊!”李顯頓時暴露了其皇室子弟的本質,還是瞧不起工商。
“旁門左道?”我嘆了口氣,道:“其實當皇帝說難不難,說簡單不簡單!將重要官員的任命,全國的稅收還有軍隊這三樣抓在手裡,把其他權力下放給其他人,那麼這天下,也就大治了,也沒有什麼叛亂之類的東西了!”
“皇帝主要的職能並不是真正的管理天下,而是管理手下的一大幫子官員,你把權力給他們,然後調節好各個方面的平衡就行了,整天批奏摺,煩都煩死你!皇帝也是人,不是神,一個皇帝可以深夜批改奏摺,而另一個皇帝則可以幾十年不上早朝,你不把制度搞好,萬一遇上一個笨蛋子孫,那怎麼辦?只有重要大臣的任命權在你的手上,那什麼方面有問題,就找負責那方面的官員就成;而天下錢財在你手裡,就不怕天災人禍,也不怕有人貪汙,甚至挪用其中的錢財造反培植自己的勢力;只要軍隊在你手裡,你還怕人造反?殺了就是,簡單!”
“……”
眾人默然,雖然他們不敢評論,但是,還是不得不承認,是這個道理……
突然之間我發覺,我那愛顯的毛病又出來了,丫丫的,又給他們說了這麼多我準備深藏的東西。本來我是不想過早的把現代的東西用出來,深怕現代的那些拜金思想影響了這個淳樸的國度,但是現在……
唉,如果發生了什麼,老天爺可別怪我呀,無量天尊……
“這幾日聽將軍教導,得平受益良多,天下之大,得平終遇良師,甚幸之……”柯得平恭敬的朝我一禮。“此前時日,有勞將軍費心,得平有一心願,不知大將軍可否助我?”
我眼睛一跳,無事現殷勤,非奸即盜,但是又不好拒絕,只得硬著頭皮問道:“相公有事請講,在下若能辦到,必不推脫!”
“願將軍助我返回成都,我將面見陛下,求得一官半職,也好日後為將軍胸中宏圖和天下百姓做一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