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武器加入軍隊,總共湊出了一個大約五萬人地部隊來誓死保衛王都。他們打定主意,就算被對方入侵,也要為保護自己的家園流盡最後一滴血。寧亡身!不亡國!
當時眾人一致認為。執政已經好幾年的法蘭大公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無論如何,這口氣換了別人都是不可能嚥下去的。他肯定會宣佈開戰。而這只是時間問題。
但是,最終結果卻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法蘭大公面對二十萬雄兵。在王城中思考了好幾天後,最終宣佈同意亞倫帝國的意見,並且從即日起成為亞倫的附屬國。
這個結果是眾人無法接受的。
但是他們又不得不接受。
二十萬重騎兵,法蘭平原,直衝而下就是法蘭王城。這個背山靠海的首都,
沒有預料會被人從內陸腹地攻擊——這也不能怪他們公國地頭號敵人是海洋聯盟那群惡棍,而他們也沒有想到會被亞倫帝國攻擊。畢竟他們只是螞蟻,而亞倫則是大象。
而在接到這個訊息之後,亞倫二世本身也是微微一愣,很明顯他也沒想到光嚇也能嚇到一個國家。
而且亞倫二世很聰明,他並沒有立刻攻打法蘭。相反,他也發表宣告,稱只要法蘭能夠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給予必要的協助,那麼法蘭公國目前地一切都不會改變。法蘭大公依舊是大公,他的地位依舊沒變………這只是表面上地。而事實上,自從做出這個決定後,法蘭大公就一直待在王城裡沒有露面,亞倫二世很“貼心”的給他派遣了數十個武藝高強的戰士作為護衛,以防他受到“激進恐怖份子”的威脅和傷害。而法蘭公國的一切政務,事實上也已經被亞倫接管。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法蘭依然存在,不過從法蘭與亞倫間的邊境解除來看,這已經和事實上的亡國沒有什麼區別了。
之後的數十年間,整個法蘭陷入了一種平靜下的湧動。那些原本拿起武器,試圖與敵人做戰保衛家園卻無法行動的人,對於前任法蘭大公越來越不滿。不過在亞倫的威懾下,這些人也沒辦法表面上做些什麼。直到十年前,前任法蘭大公去世,而他的第三任妻子也在產下愛琳後去世時,形勢這才發生了變化。
很明顯,對於亞倫帝國來講,大公的去世是一個危險的訊號,這表明他們沒有了可以用來操縱的傀儡,但是亞倫帝國也不可能就這樣派人來說“今天開始這地兒歸我管,同意我的站左邊,不反對我的站右邊拉出去砍了”。而由於法蘭本身在大公死後,反抗熱情也空前高漲,所以為了不刺激民眾,亞倫很聰明的宣佈暫時撤離,並且把這個大麻煩重新甩給王室本身,希望他們“能夠在國王去世之後繼續治理好法蘭的內務”並且等待新的統治者繼位時,亞倫帝國再來“繼續維持兩國的和平與友誼”。
而接下來的這十幾年,就成了法蘭貴族圈的一個動盪不安期。並且很明顯的分成了兩派,反對派主張趁此機會收回自己的獨立自主權,重新警戒邊境,並且宣佈脫離亞倫帝國,不再做他的附屬國家。而另外保皇派則認為這樣做只會導致連綿不斷的戰火蔓延,並且破壞民眾現在的生活。因為亞倫帝國並沒有對法蘭的民眾做出什麼壓迫行為,除了會驅散一些抗議者以外,他們並沒有過多的干涉民眾的生活問題。相對於要求恢復國家合法地位的反對派來說,保皇派則很實際且客觀的評價了戰爭會帶來的危難和損害。他們認為這種不切實際的再次獨立根本就是空想,畢竟法蘭身處的地方相當於亞倫的後花園,根本沒可能拉到強而有力的盟友來抗衡。與其玉石俱焚,不如維持現狀,就這樣慢慢合併入亞倫帝國算了。
很明顯,保皇派的主張則正是反對派擔心的重點問題,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初拿起武器試圖保衛家園的人已經漸漸老去,而年輕人並沒有品嚐到戰爭帶來的危險和恐懼,現在要求他們重新回到戰爭狀態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而這樣長此以往,等到兩三代之後,恐怕再也沒有人會記得法蘭這個國家的名字了。
而很顯然,兩派聚集的交鋒重點,就在愛琳身上。
對保皇派來說,愛琳上臺便意味著亞倫重新控制了法蘭公國,並且能夠按照他們希望的繼續走下去。對反對派來說,在愛琳上位之前他們還有足夠的實力可以用來再次獨立。不過,兩派缺乏的,都是時間。因為根據法蘭王室規定,只有到十六歲,才可以繼承王位。而愛琳顯然還很小,等到她長大,恐怕還需要幾年。
保皇派嫌時間過的太慢,反對派則嫌時間過的太快。
所以,身為保皇派,又與皇家交好的貝蕾絲這才暗中帶愛琳出城,以躲避即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