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上怪異的事情引起了皇帝的注意,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件事,皇帝派了宮裡的老太醫們和羽林軍,去了那個莊子上為染上毒癮的受害者。 至於已經被人打包到皇陵的孫雲升,皇帝早就派人日日給他下一點,每隔十天停一次,然後問各種問題,比如罌粟是從哪裡來的?福壽膏是誰給他的,中間人是誰,幕後人是誰,都給誰下過藥,透過什麼方式下的。。。 諸如此類,直到他回答完了以後迅速灌下去,沒過兩個月就孫雲升就已經被折磨得人不人、鬼不鬼了。 孫芥聽說後,去了一趟宮裡,想要親自帶著林承瑞去問一個真相,卻被皇帝叫住,父子倆對弈了一盤。 “父皇,兒臣輸了,輸的很徹底。” 孫芥把手裡的棋子放下,語氣低落地投降。皇帝卻當著他的面把一盤棋子都掃到了地上。 “阿芥,你記住! 你是下棋的人,其他所謂的眾生不過是你棋盤上的一顆棋子而已,棋都下完了,你管棋子做什麼? 重要的是不要讓一顆棋子的偶然冒頭,壞了你佈局的好棋;更加不要讓棋子左右你的想法,應該是你影響他做事,而不是他影響你做事。 哪怕過程道路曲折,也要永遠記住你的最終目的,而在這個過程中的一切,該捨棄的一定要捨棄,哪怕那曾經是你最愛的、最喜歡的,也不行。” 孫芥聽了皇帝的話,猛然間抬頭看著他眼裡的落寞和殺意,心裡頓時就害怕了起來,連忙開口求情。 “是,父皇,是兒臣學藝不精,這才讓自己太過看重這顆棋子了; 只是這顆棋子實在是難得,還請父皇手下留情,讓兒臣親手雕琢,以待來日。” “嗯,可以。 你學藝不精,朕就手把手教你,朕尚在壯年,你於朝堂之上又著實年幼了些,日後在朝中要常聽常看,至於今日朕就幫你煉一煉這顆棋子,你也學著些。” 皇帝當著孫芥的面,直接開口讓人擬旨,升了林承瑞的官職,正三品吏部侍郎,年後正月十六上任。 看著孫芥滿心的疑惑,皇帝卻怎麼也不肯開口解惑,直接讓人把他送回了東宮。 看著孫芥遠去的身影,皇帝嘴裡喃喃自語,若是湊得足夠近才能聽到他的話。 “朕為了這個皇位失去了嫡長子,卻沒有想到把你護得太好了,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理財,善不為官。 看來日後還要讓你多多歷練啊,阿芥。” 十月二十七日,林承瑞在自己的府邸領旨謝恩,同日,刑部去光州的人也都回來了,帶回了戰茗璞縣衙裡的所有人。 十月二十八日,這是皇帝登基後第一次沒有逢十才召開大朝會,這一日文武百官集體出席,聽著跪在殿裡的所有人的話,眾人紛紛開口要求重懲戰茗璞。 聽了衙役和獄卒的話,林承瑞一堆話愣是被堵在嘴裡一個字都說不出來,居然真的是戰茗璞親自去大牢裡下令,怎麼會這樣?! “出這事之前,據說有個京城來的什麼大官,叫林什麼。。。聽府裡的管事說官可大了; 可是那位一來就勸大人辭官,說什麼事情已經出了,除了彌補以外,最好不要在繼續胡作非為了。 但是那位大官一走,沒過幾日大人就直接抓了一堆的人進大牢,小的當了一輩子的牢頭,也沒有見過誰家審案子連圍觀看熱鬧的都抓了,更加沒有聽說過要對圍觀的人用刑; 小的再三懇求大人不要下這樣的命令,因為那裡頭還有李大財主的小兒子和秦秀才的獨生子,那兩位在我們那裡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他們的孩子十里八鄉都是有禮貌的,怎麼會犯法呢。 可是大人不聽啊,他聽小人一說,居然當場就舉著板凳打死了李大財主的小兒子,說什麼鄉紳害國,小人。。。小人實在是攔不住也不敢攔啊。 只好聽從了大人的話,只是這件事從一開始就不能善了哇,從大人被押走侯,小人幾個的家就已經不能再住下去了,連忙收拾東西搬家,只是在光州搬到哪裡都有人指指點點的,皇上,求您給小人做主啊。” “皇上,求您給小人做主啊。” 牢頭上了年紀,跪在一副話事人的樣子,皇帝聽了他的話以後,看了氣得滿臉通紅的林承瑞,想起來林承瑞卻是曾經在光州見過戰茗璞,身邊的暗衛把他們之間的話一舉一動都記了下來; 一回京,皇帝就收到了林承瑞整整三箱子的流水賬式奏摺,那時侯他已經知道了林承瑞的所作所為,是以,這次並沒有為難他。 反而在其他官員站出來為難質問的時候,說了一句。 “文忠侯在光州及其沿路回來的一切早就上摺子稟報給朕了,諸位愛卿還是想一想這戰茗璞究竟該如何處置?” 林承瑞聽了以後,更加低調地躲在隊伍裡當縮頭烏龜,林承瑞沒有上帝視角,自然不知道那位下令的 ‘ 戰茗璞 ’ ,居然是永安節度使側夫人手下的人;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