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的莊子和鋪子早都已經收拾好了,北邊莊子的頭是林大雨,南邊莊子的頭是林大雪; 管家林忠年紀大了,就不讓他來回跑路了,林鑫跟著林如海在南邊呆了好幾年,事情也都上手了,林承瑞決定帶著林鑫和周氏他們夫妻倆回姑蘇。 “忠叔,我這一走京都的事就都壓在你肩上了,我把林森給你留下,他跟著我在京都裡四處走動,各家往來也都清楚; 林康也留下,到時候你多帶帶他,看看怎麼才能和那些老油條更好的打交道。” “是,大爺。 呃,那林福怎麼辦?他和他爹林大風一直負責對外的商行貿易,這次是讓他跟著回去還是留在京都裡?” “繼續讓他跟著他爹兩頭跑; 我年紀輕,手裡的人不能暴露的太多; 你們都是跟著爹爹的人,早就過了明面了,這三年我不在京都無人護著你們,能低調就低調些,實在不行就去齊國公府找齊斐,或者去程府找老師。” “是。。。” 林忠還欲再說些什麼,想了想還是退下了。 林黛玉在浮夢院裡,看著戰茗逸和她在一處的時候寫的詩詞作的書畫,一想到要分離三年,心裡莫名的有些失落。 看著懷裡日漸沉重的大橘貓,林黛玉低頭親了親它的耳朵。 “但願他能如我一般。” 王夫人的訊息到底沒有送進林府,她派來的人悄無聲息地消失在了京都的深夜裡。 八月初四一大早,林承瑞和林黛玉扶著父親林如海的棺槨回揚州,沿途都是交好的人家設的路祭,林承瑞身為孝子,披麻戴孝地抱著林如海的牌位走在最前面,和各家的人互相致意,一直到京都郊外的碼頭。 林家的東西早早的就已經搬上了船,趁著下人把林如海的棺槨搬上船的時候,林黛玉把自己的信件讓素心交給了前來送行的戰茗逸,未婚夫妻遙遙相望依依送別。 秋天的運河上風平浪靜,兩岸偶爾有桂花飄香,姐弟倆一路南下回到姑蘇老家安葬老父,做完法事就在老宅裡住了下來。 看守老宅的正是當初跟衛嬤嬤回來的一批老人,有不少在林承瑞回鄉科舉的時候還見過,只是眼下少了不少人。 “大爺,前院的松柏院和後院的梅香閣都收拾好了,您和大小姐直接住進去就是了。” 林承瑞攔著衛嬤嬤,點了點頭,帶著人離開了。衛嬤嬤瞅著空,找到當時回話的趙老二。 “趙老二,你怎麼不把松鶴院收拾出來?老爺去了,難道大爺還住不了主院?” “哎喲,我的老姐姐啊,老爺才去了不到一百天,大爺如何能住進主院裡,橫豎將來都是他的,何必非要在這時候惹出是非呢?” 趙老二的獨生子娶得是賈敏陪房的女兒史氏,這幾年沒少聽她唸叨,當初若不是林承瑞,賈敏腹中之子也不會死,趙老二向來最重嫡庶,聽史氏唸叨的時間長了,豈有不對林承瑞起反感的。 是以這一次,他力排眾議,說什麼都不肯把主院松鶴院收拾出來,還是為了堵住眾人的嘴,才把僅次於松鶴院的松柏院收拾好讓林承瑞住進去。 林承瑞把林如海的牌位供奉到祖祠裡,橫豎天尚早,林承瑞索性就在老宅子裡隨意的走了走。 前院極其開闊,只在角落的四周點綴了些生機勃勃吧的翠竹和奇形怪狀的石頭,怪石堆疊倒是有一番不一樣的氣勢; 繞過主院後,只見佳木蔥蘢,花香四溢,順著花木走向深處,只需一個拐彎就豁然開朗,玲瓏精緻的亭臺樓閣,滿池的荷花與岸上的各色花卉互相照應,倒確實是一個舒心的所在。 林承瑞看著自成一派的竹林,想起了當初自己非要鬧著在京都林府裡種一片竹林等著吃竹筍的時候,林如海什麼也沒有說,只笑眯眯地捋著鬍子看著他。 後來才知道,不是所有的竹子都有竹筍的,而恰巧林承瑞看上的那一種偏偏就是沒有。 可惜了,興沖沖地抱著籃子在竹林裡翻騰了一天,也沒有找到一個能吃的竹筍; 正當林承瑞灰頭土臉的往回走的時候,被路過的林如海看到了,他也不嫌棄,一把抱起渾身是土的兒子,細細地講著有些竹子沒有筍以及哪些竹子的筍好吃。 也就是那時候,林承瑞才知道,合著林如海當年也如自己一般孩子氣過,但是讓父子之間的關係再一次拉近了不少。 就在林承瑞對著竹子發呆的時候,素問帶著人急吼吼地一路小跑了過來。 “爺——,快去梅香閣看看吧,小姐發了好大的脾氣。” 素問是林如海當初一手調教過的,甚少如此急躁,林承瑞跟著她邊走邊詢問緣由。 “可知道是為了什麼?” “不清楚,衛嬤嬤不在,青梔去梅香閣送您吩咐給大小姐的燕窩,去的時候就看見滿院子都是人,素心高聲讓人去請大夫了,青梔怕出事,放下東西就和奴婢分開找您了。” “好,你去叫林森帶著家丁和力氣大的婆子趕緊過來,再把衛嬤嬤叫回來。”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