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各自回府後沒有再過問外事,好好的一場馬球會就這麼讓人無語地落幕了。 因著馮紫英和孫知煦鬧事的時候,有不少人都看到了,所以馮塘也沒有臉面再去討所謂的公道。 馮紫英也沒有想到,自己不過是想給林承瑞一個教訓,誰知道能把自己的腿給摔傷了,真是丟臉丟大發了,越發沒臉再出門了。 林承瑞看著自己扶雲院外三年前自己親手種下的那棵葡萄樹鬱鬱蔥蔥,爬滿了院外涼亭旁的架子上,看著很是喜人。 “衛嬤嬤前幾日送信過來說就快到京都了,算算日子,這幾日就快到了吧?” 林承瑞坐在自己的書房裡,看著手裡帶回來的摺子,頭也不回地問了一句。 一旁伺候的青和放下手裡的墨條,然後扒拉手指頭算了算,才確定地給出了答案。 “嗯,算算日子不是今日就是明日。 小的看這幾日管家爺爺一直派人外出打探,今日去打探的人彷彿還沒有回來,要不,小的去看看。” “嗯,去吧,順便讓人給我端一碗八寶涼糕回來。” “是。” 林承瑞雖然官職是詹事府少詹事,但是因為皇帝沒有立太子,所以很是清閒,而且因為宮裡沒有收回林承瑞在翰林院侍讀學士的官位,所以林承瑞依舊需要偶爾去翰林院上衙打卡,或者是進宮按照太上皇的意思,為皇帝進讀書史,講釋經義,備顧問應對。 所以林承瑞的日子過得很是清閒,他也確實沒有打算在最近一段時間拋頭露面,讓自己攪和進現在的混亂朝局裡。 衛嬤嬤帶著一行人回京都的時候,把老宅該搬的東西搬得差不多了,這一回留下的人家裡,衛嬤嬤留了個心眼,巴巴地留下了林老夫人身邊留給林如海的老人,既忠心腦子又活泛。 雖然這戶人家家裡的孩子們不愛讀書不會經商,但是種地是把好手,老宅附近林承瑞守孝的三年,讓手下人買了不少的地歸為祭田、學田,正好讓這戶人家看著老宅的同時,也監視著土地不被人隨意買賣。 衛嬤嬤一行人帶著東西從姑蘇出發一路上順著運河北上,到達京都的時候,正好和賈政送家信的人同一日抵達。 “嬤嬤!” “青和?你怎麼來了?” “大爺讓我來接您回府。” 青和在碼頭的攤位上喝茶看著遠處行來的幾艘大船,看著上面掛著的林字旗就知道是林家的船,趕緊一路小跑到碼頭,船一停穩了就趕緊上場。 衛嬤嬤看著青和很是高興,拉著他的手不住地問最近都發生了什麼,林承瑞好不好,橫豎搬東西回府還得一會兒,青和和青虎兩人一左一右地扶著衛嬤嬤下船坐上馬車先一步回府。 衛嬤嬤在馬場上聽著青和說得話,哭一陣笑一陣,青和青虎哥倆哄了半路,衛嬤嬤才擦乾淨了眼淚。 “好嬤嬤,你可千萬不要讓大爺知道我已經把這事都和你說了,要不然回去非收拾我不行。” 青和摸著自己的屁股,想起上次不小心在林承瑞跟前摔了一跤,愣是讓林承瑞笑了他一個月的事,實在是太丟人了。 “知道知道,橫豎回府以後,你嬤嬤我會自己問,不會暴露你的。 不過你怎麼還叫大爺,得改口叫老爺了,實在不行也得叫侯爺,哪能再像以前那樣胡叫。” “是,回去我就改,讓他們都改。” 衛嬤嬤擦乾了眼淚,又仔細地摸了摸青和的臉,看著當年的小少年已經長大了,衛嬤嬤恍如隔世。 林承瑞也收到了衛嬤嬤回府的訊息,再三確定看不出自己的傷以後,林承瑞穿好衣服在二門處迎接她。 知道出去迎接不是很合規矩,所以林承瑞才選擇在自己家的二門迎接,衛嬤嬤對於他來說,這是最後一個陪著自己長大、且不計較付出來疼愛自己的長輩了。 “老爺。” “嬤嬤。” 衛嬤嬤看著站在二門外迎接自己的林承瑞,老淚縱橫,讓青虎扶著就直接快步走到林承瑞的跟前就要跪下,林承瑞哪裡在這裡能受她的跪,趕緊就把人給扶住了。 “嬤嬤,快起來,咱們久別重逢是喜事,莫要傷了身子。走,咱們進去說。” 林承瑞拉著衛嬤嬤,走進了後堂裡,天氣炎熱,堂裡早就放了不少的冰盆來降暑。 一進門就感覺涼爽了不少,衛嬤嬤看著林承瑞挪不開眼,彷彿要把這半年未見的時光補回來一般,看得青虎在她身後拉了拉她的衣服。 “祖母,你看得大爺都不好意思了。” “叫老爺。” 衛嬤嬤頭都沒回,沒好氣地給了青虎一下,青虎看林承瑞坐下後,趕緊扶著衛嬤嬤到中間跪下磕頭,林承瑞受了以後,親手扶著衛嬤嬤起身,感動地衛嬤嬤又是一陣擦眼淚。 “大爺瘦了好些,可見是沒有好好用飯的緣故。回頭看到林忠,嬤嬤非罵那個兔崽子一頓不可。” “嬤嬤~我是想吃您做的八珍糕了,城裡做得味道著實不好,再加上今年苦夏吃不下東西,不怪林忠。 嬤嬤一回來,我就放心了,以後啊,咱們就可以好好地在京都裡待著了。” “可不是,青虎他們四個也不小了,過幾日嬤嬤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