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胎狂奔到臨敬殿,招呼都沒打就直接闖了進去,看著林承瑞十分默契地一左一右就要撲過去,被安安拽著領子給拽住了。
“你們兩個不老老實實的跟著嬤嬤去學規矩,跑這兒的幹什麼?”
“大——皇——兄——好——”
故意拖腔拉調的聲音自然引起了林承瑞的注意,寫完手裡最後一個字後,筆還沒放下呢,林承瑞就抬頭看了自己的三個孩子。
“你們兩個小傢伙這是要做什麼?”
“父皇,你不公平!
為什麼大皇兄安安,二皇兄是玉奴,我卻叫蘇蘇。”
“就是!
大皇兄跟三皇妹都是疊字,為什麼只有我不是?”
龍鳳胎明明是被抓著後衣領子動彈不得在原地的那個,卻愣是雙雙叉腰,表現出了不一樣的氣勢。
“。。。
有沒有可能你們倆的小名是自己選的?”
林承瑞也是第一次遇上這麼不講理的小孩子,無奈扶額說出了真相,誰知道兩個孩子聽說後更是一臉的疑惑,就連安安的臉上都迷茫了一瞬。
“啊?”
“你們倆原本應該叫玉奴和玉狸,但是每一次叫玉狸的時候,蘇蘇你都哇哇大哭,叫玉奴的時候,又只有玉奴肯答應。
沒辦法,你母后只能試了各種名字,最後只有蘇蘇這兩個字,你不哭還肯應聲,所以你的小名就叫蘇蘇嘍。”
“哈?竟然是這個原因!”
“是啊,你大皇兄作證。
回去吧,好好讀書學規矩,後日休莫讓你們大皇兄帶著你們去齊家玩。”
“好!!!”
“咳咳。”
安安在兄妹倆身後拎著後衣領子輕咳了一聲,兩個小傢伙立刻收住調皮的性子,老老實實地行禮離開了。
只是一出殿門確定離開了父皇和大皇兄的視線,立刻又開始撒腿跑了起來,讓後面跟著的人緊趕慢趕地追著。
倭寇滅族的訊息很快就被出海學習和經商的人傳播出去,不少西洋商人甚至特地繞路去看了一趟,果然發現了屬於大周的軍隊在此駐紮,連忙返回本國建交大周,垂涎這塊富饒的土地。
慕虹從倭寇沿海回到京都,看著已經認命卻依舊活得很好的老父,心裡的疙瘩也就沒有那麼彆扭了,回京述職後,就聽從家裡的安排成婚後帶著妻兒鎮守東南沿海,倒是讓不少來試探的西洋人老實了不少。
霍熠嘉帶著妻子盧氏和妹妹駐守西南一直到林承瑞亡故的第二年才重新回到京都,那時候京都裡認識霍今娜的人大多已經去世了,倒是讓她安穩的病逝在了自己當年的閨房裡,多年來大力推辦女學,已經讓她足夠擺託以前的事,開闊眼界,忘卻煩憂,重新成為了一個嶄新的自己,不再受到吃人規則的束縛,可以做些自己喜歡的事了,後世提起稱呼她只是女學的霍先生,而非某人之妻。
林黛玉早於林承瑞去世,死時戰銘逸已經是濟州知州,一雙兒女也都是為國做出貢獻的人物,戰銘逸攜其妻林氏遺骸歸鄉,於途中傷寒發作病逝,同葬於璦琿的祖墳之中。
張飛彭等人征戰沙場,最終將疆土擴大到萊茵河一帶,林承瑞也不介意,直接大手一揮封其為諸人的封地,並且加快了對新型事務的推廣和在學堂裡的各種教授,從下一代開始抓起;
成功的讓所有的人都對先進的事坦然的接受了,倒是沒有出現什麼神叨叨的疑問和抗拒。
林承瑞去世的時候,囑咐長子林言蹊將他安葬在距離都城不遠的桑山,他太累了,這個世道成為了如今這樣的地步,已經足夠讓後人免受戰亂的荼毒。
【人這一生總是為了自己不可得之物而遺憾】
寫在最後:
寫這本書的初衷原本只是堂弟的一句鼓勵或者建議,我以為是姐弟倆的強強聯合,帶來一個全新的視角,但其實只是一個令人思之發笑的賭局。
前面的時候,我代入了一下,原本以為真的可以好好的寫完這本書,姐弟分則各自為王,合則天下無雙;
實際上是,姐姐為了弟弟一句不走心的鼓勵瘋狂翻書,弟弟在背後捅刀子,不但在家族裡公開嘲諷,甚至連碼字的三瓜倆棗就在覬覦,各種汙言穢語不斷。
如果你問我這本書有遺憾嗎?
我一定回答你有,只是我寫這本書最初的道心碎了,原本的天馬行空到此為止,我實在是難以面對我塑造出來的人物了,故事的結局我儘可能的給他們\/她們一個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