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的坐著,李世民很滿意的繼續說,“皇帝明天就回在朝會上討論突厥寇邊的事了,最多3天就會宣佈齊王掛帥,增兵靈州的事了。”
“又是這些老得不能在老招術了啊,都用過的了,我還以為他要換點新鮮的花樣了,他雜就不會創新,找點新鮮點的招術嗎?一點新意意識也沒有。”張陽一邊聽著李世民的話,一邊在嘴裡暗暗的嘀嘀咕咕,殊不知他這嘀嘀咕咕聲音沒有控制好有點大了,被李世民在一旁給聽得一清二楚。
“今時可不同於往日,這招他現在完全用得。”完了不理睬張陽的尷尬繼續說,“你就說說看,本王現在應該要如何應對?”
“那就恕小子冒昧了,如果真的這樣那也好,王爺可等齊王與皇帝在一起的時候把他們給一鍋端了,這樣還節省了不少麻煩,一舉多得啊而且風險也小。”
“弒兄殺弟,你要本王以後如何號令天下,讓滿朝文武如何臣服,讓天下人民如何看待於我?”李世民玩味的看著張陽。
“成王敗寇,歷史重來都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王爺你又何須擔心這些些許小事呢。而且小子我就不相信齊王和皇帝的底子就是那麼幹乾淨淨的,沒有一點汙垢。”
042 被逼參加政變
“元吉那小子倒好說,但是大哥雖然稱不上是英明神武,卻也無甚大的過錯,朝中老臣還是滿支援他的。若不是。。。。。。哎”
“殿下錯了,先皇之死在我看來還是頗有蹊蹺的,說不得裡面還有某些不為外人所知的東西。若是殿下到時候問鼎成功,必能把這件事情給‘調查’清楚的。”
李世民很清楚張陽這話裡的意思,也非常合乎他的心思,不過表面上還是說,“皇兄他應該是不會做如此大逆不道事,若是元吉倒是有可能。”
“那也不能證明皇帝就是不知道的,或者這就是他默許進行的也說不定呢?”
“他是有那個膽子,但他沒有那實力!”對於李元吉,李世民是相當唾棄。
“王爺你其實大可不必為這些些末東西煩心,現在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成事,這些旁枝末節,在事成之後也可以慢慢修補。”
在原來的歷史上李世民就是因為弒兄殺弟,一直害怕死後被史官寫臭了,貞觀之治也有很大一部分動力是因為這個。
“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只要王爺以後能勤政愛民,功在千秋,後世必會給王爺一個正確的評價,秦始皇焚書坑儒,還不照樣是千古一帝。”
其實不管張陽說不說這些話,李世民都必定會發動這場政變的,而張陽所說的只不過是開解一下李世民對於弒兄殺弟的恐慌。
“你說得不錯,是非成敗,自有後人去評價,本王比他更合適坐那個位置,更何況,我也現在只有在那張椅子上才能生存下去。”雖然還是放不下心裡的顧慮,但李世民還是憑藉強大的意志力把心裡那份恐懼壓下。
看到時機合適,張陽趕緊的提出辭行,他可不想還要呆在長安這風起雲湧之地,還是回洛陽去安全點。
“殿下,既然襄城郡主之事已了,小子也要告辭歸家了,若是無事,明天就起程回去了。”
“那麼急幹什麼,這段時間你還是住在這裡吧,等事情完了,你在陪明玉一起回洛陽去吧。”
“哦,不知道明玉什麼時候回洛陽呢。”張陽還以為等幾天就可以,沒能猜到李世民的心思。
“尚未確定,快則半個月,慢則一個月。就看齊王什麼時候出兵吧。”李世民現在是拿自己女兒來做藉口綁住張陽了。他心裡想的是好好琢磨一下這小子,以後或可堪大用,畢竟這等大事親身經歷的話對於自己的磨礪是有很大作用的。
張陽一聽這話就不對了,快的話半個月,還逗留半個月幹嘛,這長安不是那麼好呆的誒,這李世民就不心疼女兒。
不過表面上張陽還是答應了,“那我就等明玉一起回洛陽。”
看著張陽疑惑的眼神,李世民有種捉弄小輩的快樂,接著說了一句讓張陽傻眼的話,“齊王最快半個月出兵靈州。”
張陽確實愣了,這傢伙不厚道啊,心裡閃電的轉過幾個念頭,考慮著怎麼才能脫離這個漩渦,不然憑著自己這三個爛釘,相信不會好過。
“殿下,小子。。。。。。”
“你怎麼?”看著張陽諾諾的說不出話來,李世民心裡有種惡作劇般的快感。
“這不是快要過年了嗎,小子我現在還趕著回家過年啊。”看到為這老不尊的李世民,張陽索性也是放開了說,反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