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前凝重的氣氛是越來越凝重,站在蕭關城牆上的唐軍們,此時被這凝重的氣氛壓的有些喘不過氣來了,可見此時的戰前緊張感還是不是那麼容易排除的,就算這蕭關上的都是老兵。在這種強弱嚴重不對等的攻防戰面前,都是能夠感到深深的壓力。
“弓箭手全部準備找準自己的目標,張弓上箭,我現在開始倒數,三、二、一放箭!”
在突厥大軍的前沿部隊剛剛進入裡蕭關不到五十步的地方的時候,秦力言下令射擊了。
頓時現在在蕭關駐守的三千弓箭手,一瞬間。他們手上的三千多支箭矢瞬間就離開了他們手上的長弓,以拋物線向突厥人的處於離蕭關七十步左右的軍隊射去。
箭出如雨,此時從蕭關射出的三千多支箭矢,就如同天空在下大雨一樣,黑壓壓的一片。''落到突厥人的頭上,頓時這群身著輕甲的突厥士兵,頓時被射到了一大片,直接死傷數百。
一波箭雨過後,還在突厥人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第二波箭雨,又從蕭關上射出,頓時讓剛才突然遇襲有些混亂的突厥大軍,變得更加的混亂了。
“你們這群窩囊廢,在幹什麼,,現在都給我向前衝,誰敢後腿,以逃兵論處,斬立決!
督戰隊何在,已經發現有人敢後退,立刻斬立決,不得手軟,殺!”
剛發現前軍有些混亂,作為阿史德烏沒啜的心腹,前軍萬夫長,萬人將阿史德巍奕立刻衝上去,斬殺了幾個打算後退的突厥人,重新組織起軍隊向前攻擊。
這在明晃晃的戰刀威脅之下,讓剛剛才有些混亂的突厥前軍立刻恢復了次序,向蕭關城衝去,在沒有半點乘亂後退的想法,畢竟箭矢是沒有長眼睛的,還不一定能夠射中自己了,而突厥先鋒大軍的督戰隊明晃晃戰刀的威脅,可是長了眼睛的,想跑是沒有可能的。
“射!射!射!”聽著耳邊不停的傳來的弓箭手手上的箭矢射出的聲音,秦力言喊道。
秦力言看著已經裡蕭關不足三十步的突厥大軍,本來微笑的臉色一變喊道:“弓箭手停止射擊,全部後退,重步兵,舉遁上前,準備防禦敵人的弓箭手!”
聞令,蕭關之上的唐軍弓箭手,‘嗖!嗖!嗖!’射得正爽的他們,離開收弓後退,把他們站立的位置讓了出來,讓給了舉盾上前的大唐主力部隊,防禦力驚人的重步兵。
“唰!唰!唰!”隨著這一陣陣‘唰唰唰!’聲,身披數十斤重甲,手拿四十多斤巨盾的他們,慢慢的走到了城牆邊上,把他們手中的巨盾,全部樹立了起來。
重步兵指冷兵器戰爭時期的重灌步行兵種,此類兵種基本均裝備精良護具,戰術多變,是冷兵器戰場上的中堅力量。
重步兵對兵員素質、裝備效能一般均有較高要求,為步兵中的精銳力量,無論攻城、野戰均能有出色發揮,是不可多得的寶貴戰力。
不過劣勢也十分明顯:過重的裝甲會導致移動速度的下降和體能消耗的加快,不宜擔任追擊、偵查、騷擾等任務,潰敗時亦難及時退出戰場。在與騎兵的作戰中仍處於被動地位,對團體要求頗高,若喪失集團優勢則難免遭受致命打擊。
當然唐朝的重步兵,一般意義上來說,都是說的唐朝的陌刀軍。
特別是裝備了陌刀重步兵,可謂是唐朝的輝煌很大一部分都建立這陌刀重步兵上!
陌刀也主要為唐朝重灌步軍所用,個別主要將領使用陌刀作為主戰兵器 。根據唐《衛公兵法》所記錄了唐軍的主要作戰方法:其中諸軍按其職能分為弓手、弩手、駐隊、戰鋒隊、馬軍、跳蕩、奇兵等多種。
每當戰鬥展開時候。敵人在一百五十步時候,弩兵開始射擊;敵人在六十步時候,弓箭手開始射箭;敵人攻入二十步時候。弓弩手發箭後執刀棒與戰鋒隊齊入奮擊,己方重灌步兵與敵方步騎兵短兵相接後,奇兵、馬軍、跳蕩軍皆不準輕舉妄動。如果前方步兵的戰況不順利,跳蕩、奇兵、馬軍方可迎前敵出擊, 重步兵則後退整頓後準備再援, 如果跳蕩、奇兵、馬軍進攻不利,所有的步軍必須配合馬軍同時作戰。
敵軍退卻,馬軍不得輕易追擊,必須確認敵人真正潰敗後,才能相繼掩殺。唐軍步馬結合。攻守有職,步兵為正面先鋒是最主要的正面攻擊力量,騎兵為側輔,通常用於迂迴包抄敵軍或者迅速衝擊立足未穩的敵軍陣腳之用,步兵配以弓、弩、陌刀,騎兵負責步兵戰後的突擊與追擊。
陌刀作為長柄大刀如牆一般推進絞殺敵軍正面有生力量,為先鋒步兵集團衝陣的主要力量。